次儿栋代运北征(其二)

生儿廿岁余,教养无一善。

既失阿母欢,父亦罕见面。

寒不曾暖衣,饥不曾饱饭。

虽负读书名,谁与给笔砚。

所生尚如此,何况疏与远。

儿命本来穷,父又遭谪谴。

徒步出长城,三载忘其倦。

方喜共生还,谁料复征战。

禾黍或不登,荑稗时亦荐。

乃知秋实成,不在种贵贱。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清代顾永年的诗《次儿栋代运北征(其二)》以一个父亲的视角,表达了对儿子艰辛生活的深深忧虑和感慨。诗中描述了儿子二十多岁,教育无成,母子分离,父亲也难得相见,生活贫困,连基本的温饱都难以保障。尽管儿子名义上是个读书人,却缺乏必要的学习条件,如笔墨纸砚。诗人感叹,连亲生儿子都如此困苦,更不用说那些关系疏远的人了。他自己又因贬谪而生活更加艰难,长途跋涉出长城,三年间不顾疲惫。父子重逢本应喜悦,却又面临战乱,粮食歉收,生活困顿。诗人由此认识到,丰收的秋天果实,并非取决于种子的贵贱,而是源于生活的艰辛和坚持。整首诗情感深沉,揭示了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艰辛和人生的无常。

收录诗词(8)

顾永年(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次儿栋代运北征(其三)

一龄父见背,无知人所怜。

如何白头子,有母抱终天。

六旬顾复恩,尽付东流川。

堂虚不敢登,衣敝不敢牵。

苟知母已死,思归亦徒然。

哀哉欲重见,非梦即黄泉。

养儿空令老,何如早弃捐。

栋也代父行,匹马走燕然。

忘躯冒矢石,一往更无前。

惭愧我为子,反不如汝贤。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次儿栋代运北征(其四)

我居辽东西,三月冰尚涸。

况涉漠北庭,草木萌未吐。

千里拥流沙,马嘶不敢渡。

朔风昼悲号,黄尘蔽欲暮。

所仗童仆亲,苦与乐相顾。

小心事长官,莫更逢其怒。

汝当少壮年,风霜非所虑。

所虑情性疏,未必谙世故。

出门尽荆榛,有罪孰肯恕。

岂乏老成人,药石语无误。

志不图封侯,图此骨肉聚。

安得柴桑翁,归来及早赋。

形式: 古风

谒方景二公祠墓

苍松吼灵雨,白日摇孤光。

宗臣俨像设,肃拜趋祠堂。

成王周公辨,大义声雷硠。

精诚动星象,袍笏飞秋霜。

当时弃朽骨,匿迹埋山冈。

后来公是非,何曾恕文皇。

年号削建文,瓜蔓屠忠良。

一死明大义,万古扶纲常。

钟山石马蹲,孝陵寝殿荒。

云旓肃奔扈,千载遥相望。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桃叶曲

春雨木兰舟,春风桃叶渡。

娇莺自在啼,双桨横塘去。

横塘绕山斜,一径采山花。

门前旧湖水,还对莫愁家。

三月桃李飞,四月蘼芜歇。

五月南风来,溪头长莲叶。

莲长过人头,折来寄西洲。

西洲望不见,烟雨空江楼。

楼前雨如丝,楼上烟凝黛。

日暮琐窗寒,风吹双缕带。

双带结同心,江深情更深。

相思不相见,独自理瑶琴。

瑶琴复何许,忆得横塘语。

郎从莲叶翻,侬比莲心苦。

千里下关山,不将书报还。

梦中金错剪,击碎双鸳环。

殷勤再三道,西风寒料峭。

只恨柳丝轻,莫遣桃花笑。

昨夜伫回车,葱昽闻井鸦。

那知风雨隔,望断长风沙。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