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霁余屐齿印山苔,兰若相期到远隈。
迤逦登椒仍在麓,寂寥闻梵半披莱。
湿侵贝叶花初雨,锡卓嵚岑鹤共来。
初地堪符灵峻□,祗桓不藉布金开。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慧林上人在幽静峻岭中探寻修行之所的场景。首句“霁余屐齿印山苔”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雨后初晴,登山者脚下的痕迹留在青苔之上,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接着“兰若相期到远隈”表达了对清净之地的向往和期待。
“迤逦登椒仍在麓”描述了登山的过程,虽已攀登至高处,但依然在山麓之中,暗示着修行之路的漫长与艰辛。“寂寥闻梵半披莱”则通过听闻远处的梵音,感受到内心的宁静与超脱,即使身处荒野,也有一份超然的平和。
“湿侵贝叶花初雨”描绘了雨后湿润的贝叶花,象征着修行中的智慧与教义,如同雨水滋润大地,滋养生命。“锡卓嵚岑鹤共来”则以鹤的出现,象征着高洁与自由,锡杖立于峭壁之上,与自然和谐共生。
最后,“初地堪符灵峻□,祗桓不藉布金开”表达了对修行之地的赞美,认为其自然环境与精神追求相契合,无需外力开凿,自成一片净土。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精神世界的追求与向往,以及对清净、高洁生活的向往。
不详
天启二年进士。授番禺知县。崇祯初擢刑科给事中,劾罢阉党副都御史杨所修等,尝谏帝“求治太锐,综核太严”。七年,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应天安庆等十府。以农民军势盛,请割安庆等府,另设巡抚。后代陈新甲为兵部尚书。十六年,以清兵入畿辅,下狱,旋得释。命赴江南练兵输饷。南都陷,请鲁王监国,任兵部尚书,督师江上。还守东阳,兵败投水死。有《吴中水利书》、《张忠敏公遗集》
迭迭青螺环墅高,幽篁山鬼伴挥毫。
昼凝沆瀣疑阴雨,冷忘朱明忆缊袍。
深涧日飞亭午景,崇冈松动九霄涛。
幕天席地惟狂客,清境何容着二豪。
不拽渔舟不着蓑,兴来坐石戏清波。
水寒一任游鳞跃,解得庄生乐趣多。
微躯原乏济时才,老马虺隤祗自哀。
惠养有年心未已,长嘶靡力首徒回。
半生尘网劳应息,两月烟霞逸转颓。
再疏乞骸披沥切,从兹万念等寒灰。
三旬雩祷叹明河,忧国烦君借箸多。
野叟桔槔逢叆叇,武人鼓吹值滂沱。
已知甘雨随仙梵,更遣清风入雅歌。
循省素飧何所裨,惭闻闾巷说恩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