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同年李定言曲水闲话戏作

海燕参差沟水流,同君身世属离忧。

相携花下非秦赘,对泣春天类楚囚。

碧草暗侵穿苑路,珠帘不捲枕江楼。

莫惊五胜埋香骨,地下伤春亦白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海燕在错落的沟水中飞翔,仿佛与你的身世一同充满了离别的忧愁。
我们曾在花丛中相伴,并非如秦地赘婿那般多余,却像楚囚相对哭泣,满含哀伤。
绿色的草丛悄悄蔓延,穿过花园小径,珠帘垂下的江楼也无人卷起,沉浸在悲伤之中。
不要为我这五彩的才华埋葬于香消玉殒,即使在地下,也会因伤春而白了头。

注释

海燕:比喻坚韧的诗人。
参差:形容事物错落不齐。
离忧:离别之忧愁。
秦赘:比喻不受人欢迎的人或负担。
楚囚:比喻身处困境的人。
碧草:象征生机和哀愁。
穿苑路:穿过花园的小路。
珠帘:华丽的帘子,象征富贵或寂寞。
枕江楼:临江的楼阁。
五胜:指才华出众。
香骨:指美丽的躯体,这里代指诗人。
伤春:因春天的景色引发的感伤。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的作品,体现了诗人的才情和对友情的珍视。开篇“海燕参差沟水流”,以海燕鸟的翱翔与溪水的流动作为画面,既描绘出自然景象,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随后的“同君身世属离忧”则点明了诗人的哀愁,是因为与友人的相聚和分别带来的思念之情。

接下来的“相携花下非秦赘,对泣春天类楚囚”,通过对古代美丽传说(如秦娥、赵飞燕)的引用,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共同徜徉在花间的愉悦,以及面对春天时光易逝所感同悲,如同古代楚囚一般,对美好时光无力回握之情。

“碧草暗侵穿苑路,珠帘不捲枕江楼”则描绘出自然景物的生长和变化,以及诗人居所的幽静与孤独。这里,“碧草暗侵”暗示了时间的流逝,而“珠帘不捲”则是对内心世界的一种写照,显示了诗人的情感深处。

最后两句“莫惊五胜埋香骨,地下伤春亦白头”,则通过提及“五胜”的墓葬(可能指古代名将的坟墓),点出时间流逝、生命易逝以及对美好事物难以持久的感慨。诗人告诫自己和读者不要惊讶于世间万物皆会消逝,包括那些曾经辉煌如“香骨”的英雄。而最后,“地下伤春亦白头”则是诗人对自己年龄增长、鬓发斑白的感叹,同时也是对春天美好而又易逝的一种无奈和哀愁。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超凡脱俗的艺术造诣。

收录诗词(604)

李商隐(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 字:义山
  • 号:玉溪(谿)生
  • 籍贯:优美动
  • 生卒年:约813年-约858年

相关古诗词

及第东归次灞上却寄同年

芳桂当年各一枝,行期未分压春期。

江鱼朔雁长相忆,秦树嵩云自不知。

下苑经过劳想像,东门送饯又差池。

灞陵柳色无离恨,莫枉长条赠所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子初全溪作

全溪不可到,况复尽馀醅。

汉苑生春水,昆池换劫灰。

战蒲知雁唼,皱月觉鱼来。

清兴恭闻命,言诗未敢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子初郊墅

看山对酒君思我,听鼓离城我访君。

腊雪已添墙下水,斋钟不散槛前云。

阴移竹柏浓还淡,歌杂渔樵断更闻。

亦拟村南买烟舍,子孙相约事耕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子直晋昌李花

吴馆何时熨,秦台几夜熏。

绡轻谁解卷,香异自先闻。

月里谁无姊,云中亦有君。

樽前见飘荡,愁极客襟分。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