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古六首上鲜于大夫子骏(其六)生年不满百

生年不满百,一日何三秋。

花开苦多雨,何不张幕游。

行乐时不再,春荣岂长在。

古人轻尺璧,愚者昧所戒。

君看龙与虎,飘忽不相待。

形式: 古风

翻译

人生不足百年,一日却似三个秋季。
花朵盛开常遇风雨,为何不撑伞游玩欣赏呢?
欢乐的时光不会再来,春天的繁花怎能长久?
古人视一尺之璧如轻,智者明白这是值得警惕的教训。
你看那龙虎般的人物,瞬息万变,难以预料。

注释

生年:寿命。
不满百:不到一百年。
一日:一天。
何三秋:仿佛三个秋天那么短。
花开:花朵盛开。
苦多雨:经常下雨。
张幕游:撑伞游玩。
行乐:享受快乐。
春荣:春天的繁荣。
轻:轻视。
尺璧:一尺长的美玉。
所戒:应引以为戒。
龙与虎:比喻权势显赫的人。
飘忽:变化无常。
不相待:不能持久相伴。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补之所作,题为《拟古六首上鲜于大夫子骏(其六)生年不满百》。诗人以人生短暂为主题,通过“生年不满百,一日何三秋”表达人生的脆弱和岁月的匆忙,仿佛一年中的秋天被压缩成一日般短暂。接下来的“花开苦多雨,何不张幕游”比喻美好的时光常被风雨打湿,暗示应及时享受生活,不要让光阴虚度。

“行乐时不再,春荣岂长在”进一步强调欢乐和青春的易逝,告诫人们要珍惜眼前的美好。诗人引用古人轻视微小事物的智慧,“古人轻尺璧”,暗示我们应该像古人那样看淡物质,把握真正重要的东西。最后两句“君看龙与虎,飘忽不相待”以龙虎的飘忽不定,形象地描绘出生命的无常,提醒读者要及时把握机会,不要等待不可预知的未来。

总的来说,这首诗寓言深刻,语言简洁,表达了对生命短暂和及时行乐的感慨,具有一定的哲理意味。

收录诗词(815)

晁补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 字:无咎
  • 号:归来子
  • 籍贯: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
  • 生卒年: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

相关古诗词

拟古六首上鲜于大夫子骏(其四)冉冉孤生竹

冉冉孤生竹,托根中谷卑。

结发事君子,江蓠近华池。

江蓠荣有时,迨此春冰期。

玉盘有嘉餐,思君以忘饥。

枣下何纂纂,朱实亦离离。

秋风一披拂,菀其为枯枝。

愿垂太阳惠,照妾葵藿微。

形式: 古风

李成季得阎子常古琴作

昔人流水高山手,此意宁从弦上有。

阎侯卷舌卧闾里,意向是中留不朽。

似闻绿绮置床头,暑雨东城无麦秋。

赵传和氏斋五日,吴得湛卢当两州。

李侯得意誇题柱,成诗欲使邀诸路。

自有桓山石室弹,深屋时闻茧抽绪。

无琴尚可何独弦,要识精微非度数。

人生有累无非失,我欲心灰木为质。

懒从徽的自凝尘,老向诗书逾爱日。

自言结习久难除,犹理断编寻止息。

焦城卜筑近连轸,归约阎侯亦萧瑟。

旧闻君祖课木奴,试买瑕丘百株栗。

形式: 古风

花林示杨彭年秀才

花林远望春阳浮,卒然相值东山头。

犊儿初乳毛物润,鸦子欲哺鸣声柔。

一生会合尽天幸,万事反覆非人谋。

倒头且拟醉千日,相如渴病乾咽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芳仪怨

金陵宫殿春霏微,江南花发鹧鸪飞。

风流国主家千口,十五吹箫粉黛稀。

满堂侍酒皆词客,拭汗争看平叔白。

后庭一曲时事新,挥泪临江悲去国。

令公献籍朝未央,敕书筑第优降王。

魏俘曾不输织室,供奉一官奔武彊。

秦淮潮水钟山树,塞北江南易怀土。

双燕清秋梦柏梁,吹落天涯犹并羽。

相随未是断肠悲,黄河应有却还时。

宁知翻手明朝事,咫尺人生不可期。

苍黄三鼓滹沱岸,良人白马今谁见。

国亡家破一身存,薄命如云信流转。

芳仪加我名字新,教歌遣舞不由人。

采珠拾翠衣裳好,深红退尽惊胡尘。

阴山射虎边风急,嘈杂琵琶酒阑泣。

无言遍数天河星,只有南箕近乡邑。

当时千指渡江来,同苦不知身独哀。

中原骨肉又零落,寄诗黄鹄何当回。

生男自有四方志,女子那知出门事。

君不见李君椎髻泣穷年,丈夫飘泊犹堪怜。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