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游燕赵怀古(其三)

可怜六国佳公子,不及燕山太子丹。

裘马无宁取胡服,柏松长愧血秦关。

形式: 七言绝句

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六国公子与燕山太子丹,展现了对历史人物的不同评价和情感倾向。

首句“可怜六国佳公子”,以“可怜”二字开篇,表达了对六国公子的惋惜之情,暗示了他们虽才华出众,却未能在历史的舞台上发挥出应有的影响力或成就。接着,“不及燕山太子丹”一句转折,将焦点转向燕山太子丹,通过“不及”二字强调太子丹在历史中的特殊地位和影响,暗示他以其行动和决策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裘马无宁取胡服”这一句,通过描述太子丹的穿着和行为(取胡服,即采纳胡人的服饰和习俗),进一步展现了他的开放心态和远见卓识。这里“裘马”代表奢华的生活方式,“无宁”则表达了一种不安定、追求变革的态度。而“取胡服”则象征着太子丹勇于接受外来文化,寻求改变和进步的决心。

“柏松长愧血秦关”一句,以自然景观(柏松)和历史事件(血秦关)相结合,表达了对历史悲剧的感慨和反思。这里的“柏松”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而“血秦关”则指向了历史上的激烈冲突和牺牲。通过“长愧”二字,诗人表达了对历史中因冲突和战争带来的痛苦和损失的深切同情和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对比与反思,展现了作者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洞察和对人性、文化的深入思考。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富有象征意义的表述,诗人成功地传达了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以及对历史进程的思考。

收录诗词(110)

陈仁锡(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洛游燕赵怀古(其四)

天旌公子侯门死,图挟樊期七首孤。

止为汉家真帝出,亡秦元不是燕胡。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洛游燕赵怀古(其五)

梦里寻身身亦假,醒来觅梦梦还真。

源头识得皆由我,道在无求梦不侵。

形式: 七言绝句

洛游燕赵怀古(其六)

茕茕满目挂征鞍,母在肯教襁褓残。

今日路旁皆孝子,身寒不敢泣衣单。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河北道中

贼徒拥邯郸,杀士不敢格。

纵横曹濮间,未知兵与贼。

中州有风怪,铁碎瓦独全。

更看险绝处,九霄石碓悬。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