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武侯出师表》由明代诗人姚绶所作,通过对诸葛亮这一历史人物的描绘,表达了对忠诚与理想追求的深刻思考。
首句“王业偏安日”,描绘了在国家处于偏安一隅之时,诸葛亮作为蜀汉丞相,肩负着复兴大业的重任。这里的“王业”指的是建立和巩固国家的事业,“偏安”则暗示了当时蜀汉政权所面临的艰难处境。
次句“文章尔独醇”,赞扬了诸葛亮不仅在政治上有着卓越的才能,在文学上也达到了极高的造诣。这里的“文章”既指诸葛亮的政治理论和军事策略,也暗含其文采斐然的奏章和书信,如著名的《出师表》。
接着“谆谆似伊训”,将诸葛亮的教导比作古代圣贤的教诲,强调了他言传身教的重要性。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对后主刘禅的谆谆告诫,体现了他对国家未来的深深忧虑和对后世的殷切期望。
最后“初志亦耕莘”,借用“耕莘”这一典故,赞美诸葛亮虽出身微贱,却能以农夫自喻,不改初心,始终坚守自己的理想和信念。这里“耕莘”原指商汤的贤臣伊尹曾隐居耕田,后被周文王礼聘的故事,以此来比喻诸葛亮的高尚品德和远大抱负。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类比的手法,高度赞扬了诸葛亮在乱世中的忠诚、智慧和坚持理想的精神,展现了其作为一代名相的非凡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