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答吴熙申

桃花源水渺无津,野艇江云是所亲。

宝剑历都逢季札,蓑衣垂钓有玄真。

交投缟纻同声旧,字挟烟岚赠句新。

词赋敢云淩鲍谢,千秋微尚或堪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次答吴熙申》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陈恭尹创作。诗中描绘了一幅隐逸与文雅并存的画面,通过桃花源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

首联“桃花源水渺无津,野艇江云是所亲”,以桃花源为背景,描绘出一片幽静而神秘的景象,水波不兴,仿佛与世隔绝,而乘坐小艇在江面上漂浮,与白云相伴,成为诗人亲近的对象,象征着心灵的自由与超脱。

颔联“宝剑历都逢季札,蓑衣垂钓有玄真”,运用典故,季札是春秋时期著名的外交家,以诚信著称;玄真是道家传说中的仙人,擅长垂钓。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高尚品德和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智慧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追求。

颈联“交投缟纻同声旧,字挟烟岚赠句新”,描述了诗人与友人间深厚的友谊,如同缟纻(一种质地优良的丝织品)般长久不变,而每一次的交流都如同烟岚中的诗句,新颖且富有诗意,体现了友情与文学创作的相互滋养。

尾联“词赋敢云淩鲍谢,千秋微尚或堪论”,诗人谦逊地表示自己的词赋不敢与鲍照、谢灵运这样的古代大家相提并论,但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对文学传统有所继承,并期待后世能对其作品有所评价,展现出一种自信与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历史典故的引用,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以及对友情、文学与个人品格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900)

陈恭尹(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又工书法,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有《独漉堂全集》,诗文各15卷,词1卷

  • 字:元孝
  • 籍贯:广东顺德县(今佛山顺德区)龙山乡
  • 生卒年:1631 ~1700

相关古诗词

铙歌(其一)

地北天南尽版图,幅员方广古来无。

太平只在修文德,枢府临边是大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铙歌(其二)

两戒河山未易谙,汉关秦塞剩空谈。

而今声教通穷北,天下边防却在南。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覃]韵

铙歌(其三)

西水源从六诏开,东方潮自大鹏来。

南标汉界铜为柱,北纪侯封岭是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铙歌(其四)

沥湖南北草青青,新筑湖桥过射亭。

宝月台边弓似月,七星岩下剑如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