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何处斸云烟,新移此馆前。
碧姿尘不染,清影露长鲜。
耸地心才直,凌云操未全。
可悲人自老,何日是千年。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雅致的山水画面。"何处斸云烟,新移此馆前",开篇便以轻柔之笔勾勒出一派仙境般的景象,云烟缭绕,宛如天地间自然而然生发的一段情趣,而这份美景恰好安放在诗人新迁徙的馆前,如同命运特意赐予的一份礼物。
"碧姿尘不染,清影露长鲜"进一步描绘了这片云烟之美,它宛如一位出尘脱俗的佳人,无需任何雕饰,便自有一股超凡脱俗的气质。这种比喻,不仅衬托出了自然景物的纯净,也映射出诗人对精神境界的一种追求和向往。
"耸地心才直,凌云操未全"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耸地心才直"表明诗人的志向远大,心怀壮志,而"凌云操未全"却又显示出一种不易达成的心愿,这里的"凌云"意味着超越世俗的追求,而"操未全"则是现实与理想之间差距的写照。
"可悲人自老,何日是千年"这两句诗,则带有一丝哀叹。诗人面对自然之美,不禁感慨于时光易逝,人生难以长久,虽心中有着千年的宏伟志向,但终究无法抗拒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有限。这份悲凉,也是对人生无常的一种深刻领悟。
整首诗通过云烟、碧姿等意象,以淡雅之笔勾勒出一幅精神家园的图景,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内心的矛盾与哀愁,是一首蕴含丰富情感和哲思的佳作。
不详
诗人。家世显赫,被人称作张公子,有“海内名士”之誉。早年曾寓居姑苏。长庆中,令狐楚表荐之,不报。辟诸侯府,为元稹排挤,遂至淮南寓居,爱丹阳曲阿地,隐居以终。的一生,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以是得名,《全唐诗》收录其349首诗歌
一见秋山色,方怜画手稀。
波涛连壁动,云物下檐飞。
岭树冬犹发,江帆暮不归。
端然是渔叟,相向日依依。
小槛俯澄鲜,龙宫浸浩然。
孤光悬夜月,一片割秋天。
浅派胤沙草,馀波漂岸船。
聊当因畎浍,披拂坐潺湲。
精华在笔端,咫尺匠心难。
日月中堂见,江湖满座看。
夜凝岚气湿,秋浸壁光寒。
料得昔人意,平生诗思残。
右丞今已殁,遗画世间稀。
咫尺江湖尽,寻常鸥鸟飞。
山光全在掌,云气欲生衣。
以此常为玩,平生沧海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