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乐.京口渡江用辛稼轩韵

如此江山,几人还记,旧争雄处。

北府军兵,南徐壁垒,浪捲前朝去。

惊帆蘸水,崩涛飐雪,不为愁人少住。

叹永嘉、流人无数,神伤只有卫虎。

临风太息,髯奴狮子,年少功名指顾。

北拒曹丕,南连刘备,霸业开东路。

而今何在,一江灯火,隐隐扬州更鼓。

吾老矣、不知京口,酒堪饮否。

形式: 词牌: 永遇乐

鉴赏

此诗描绘了京口渡江的历史场景,以辛弃疾的韵律抒发感慨。诗人以“如此江山”开篇,引出对往昔英雄争雄之地的追忆。北府军与南徐壁垒的壮丽景象,如今已随历史长河而去,只剩下波涛翻滚,仿佛诉说着前朝往事。

“惊帆蘸水,崩涛飐雪”,生动描绘了江面的壮观景象,帆船掠过水面,激起层层涟漪,波涛翻腾,雪白的浪花在阳光下闪烁。然而,这些自然景观并未因人的愁绪而稍作停留,展现出大自然的无情与永恒。

诗人感叹于永嘉年间,大量流民涌动,却只有卫虎一人能感同身受,表达出对当时社会动荡的深切忧虑。接着,诗人回忆起年轻时的豪情壮志,北拒曹丕,南联刘备,开创了东吴霸业的辉煌篇章。然而,岁月流转,这一切都已成过往云烟,只剩下扬州城的灯火和更鼓声,在夜空中回响。

最后,诗人以“吾老矣、不知京口,酒堪饮否”收尾,表达了对时光流逝、英雄迟暮的感慨。整首词通过对比古今,展现了对历史变迁的深沉思考,以及对英雄人物的怀念之情。

收录诗词(1701)

陈维崧(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骈文作家。清初诸生,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54岁时参与修纂《明史》,4年后卒于任所

  • 字:其年
  • 号:迦陵
  •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 生卒年:1625~1682

相关古诗词

尉迟杯.别况

春江上。见鸂鶒、濛濛飞碧浪。

草间珠露犹垂,岸左红兰才长。

东风斜日,小玉门前缆乌榜。

正离人、好梦初醒,双拥红篝凝想。

因念十载漂零,长则在、水驿烟程来往。

手把金尊和泪说,枉说是、画眉张敞。

如今便、花开花谢,祇凭得、红襟梁上讲。

送朗行、独凭小楼,橹声水面摇响。

形式: 词牌: 尉迟杯

二郎神.春寒感怀

饾饤天气。况是天涯羁旅。

怊怅类、浮萍飘泊久,伤情处、黯然无语。

且检红绵灯下看,瞥见了、深闺针缕。

想当日、执手叮咛,预料春寒如许。凝伫。

沈吟欲著,几番推去。

任春衣、红藤箱底阁,甘领受、疏风懒雨。

拟向春江传此意,奈江上、双鱼无据。

恨点点杨花,叠叠青山,遮人归路。

形式: 词牌: 二郎神

二郎神.咏梅子

一株梅子,正累累、粉红墙后。

问叶底枝头,为谁酸楚,却又为谁消瘦。

太息春归谁来问,记不起、莺花如绣。

向杳杳帘栊,阴阴院落,伴人长昼。纤手。

几番小摘,已醒残酒。

更撚向妆台,玉娥低说,曾见依稀如豆。

翠已漫空,黄偏做雨,又到伤心时候。

算颗颗、冷香松脆,想尔料难胜口。

形式: 词牌: 二郎神

合欢带.为吴陵宫掌雷赋催妆词

羡绯罗、烛吐银墙。灯影背、响鸣珰。

夹路如花还似雾,戟门前、步步荀香。

剧怜春夜,花融锦瑟,月亚金堂。

况画眉夫婿,清河小弟,杜曲诸郎。

纱笼徐引,绣幕斜张。蓝桥捣就元霜。

琼岛仙花偏并蒂,珠帘畔、一朵笙囊。

朝来更喜,五铢裙细,百子钗长。

问傍人、宜称何如,生憎唤作宫妆。

形式: 词牌: 合欢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