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叶飞.戊辰重九江亭登高,归检尘箧,有数年前挈家人来游未成词稿,补完之。仍用梦窗韵

倦游陈绪。惊衰鬓、萧辰来抚秋树。

有情山色尚窥廊,遥翠晴如雨。试目极、冲寒断羽。

风霜回换成今古。

笑袖上黄尘,涴到酒痕深,黯淡不分缁素。

僧舍半日偷閒,香残荈冷,问谁糕字同赋。

每怜儿女解沧桑,事往鹃魂语。渺城角、炊烟似缕。

斜阳车马荒陂去。

更万芦,萧萧外,泪滴新亭,倚阑高处。

形式: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首句“倦游陈绪”便透露出一种疲惫与厌倦的情绪,接着“惊衰鬓、萧辰来抚秋树”,以秋树的凋零象征岁月的无情,同时也暗示了诗人自己年华已逝的现实。诗人通过“有情山色尚窥廊,遥翠晴如雨”这一句,赋予自然以情感,山色仿佛有意地窥视着廊下,晴空中的翠绿如同细雨般轻柔,营造了一种静谧而略带哀愁的氛围。

“试目极、冲寒断羽。风霜回换成今古。”诗人站在寒风中,目光远眺,寒风中鸟儿断翅,这既是自然景象的描绘,也是对人生挫折的隐喻。接下来,“笑袖上黄尘,涴到酒痕深,黯淡不分缁素。”诗人以袖拂过黄尘,酒痕加深,颜色黯淡,无法分辨黑白色彩,暗含了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

“每怜儿女解沧桑,事往鹃魂语。”诗人怜惜儿女能理解世事的变迁,感叹往事如杜鹃啼血般悲凉。最后,“渺城角、炊烟似缕。斜阳车马荒陂去。”城角炊烟稀疏,夕阳下马车渐行渐远,荒芜的田埂上,充满了离别与落寞的意味。全诗在“更万芦,萧萧外,泪滴新亭,倚阑高处。”一句中达到高潮,诗人独自倚靠栏杆,面对萧瑟的芦苇,泪水滴落在新亭之上,表达了深深的孤独与哀伤。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个人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无奈的接纳。

收录诗词(516)

夏孙桐(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霜花腴.彭刚直墨菊

赋秋倦笔,对冷缣、偏惊满纸风霜。

花淡人豪,墨浓枝瘦,传神妙与相当。醉毫有芒。

问傲姿、原薄铅黄。

向东篱、吊屈哀荆,定知诗里感柴桑。

千幅画梅名世,看森森铁石,妩媚心肠。

倾国难逢,英雄同调,一般寄托幽芳。故家径荒。

望雁峰、乔木凄凉。剩芸绦、护取秋容,魏公题字香。

形式:

燕山亭.和道君北行见杏花作

芳讯天涯,停马问春,帘外村醪谁注。

零乱路枝,雾鬓风鬟,争似绮窗儿女。

倦客惊心,易枨触、江南烟雨。清苦。

是二月韶光,冷朝暄暮。

弥望麦秀郊原,更举目何堪,断肠人语。

愁红一色,旧日繁华,依依上林深处。

燕子无聊,飞絮里、几番来去。休据。

春梦好、赚人轻做。

形式:

永遇乐.赵武灵王箭簇,出邯郸城西铁箭岭

残霸销沈,悲歌凭吊,寸铁千古。

笴朽埋尘,锋铦侵藓,故垒苍凉处。

丛台瑟罢,沙丘鷇冷,无复帐中歌舞。

任荒榛、村童敲火,翠铓尚怵狐兔。

开疆胡服,云屯万骑,曾道君王英武。

鸣镝中原,张弮绝塞,多少兴亡数。

长平遗恨,摩挲碧血,一例断厓风雨。

祗赢得、残年杜老,暗吟射虎。

形式:

齐天乐.早蝉

翠阴依旧閒庭院,惊时乍听清响。

翳日高栖,嘶风递送,如诉炎凉无恙。声声报爽。

到深柳堂中,早荷池上。

倦耳醒初,昼长聊复伴孤唱。

年年丝鬓对汝,露餐空自洁,凄调同赏。

消夏光阴,吟秋信息,暗里偏增惆怅。宫魂梦想。

任新曲频翻,别枝休傍。抱叶生涯,夕阳红半向。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