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山十咏和邓牧心(其八)葛仙翁石床

钧天梦破珊瑚枕,岩壑春供翡翠屏。

一卷黄庭云半席,夜深读与岭猿听。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

翻译

美梦如钧天仙境破灭,珊瑚枕边只剩春色
山崖沟壑间春意盎然,翡翠般翠绿的屏风映现

注释

钧天:神话中的天宫,极言梦境之美。
珊瑚枕:用珊瑚制成的枕头,象征珍贵和华丽。
岩壑:山崖和山谷,形容自然景色。
翡翠屏:绿色宝石般的屏风,形容色彩鲜艳。
黄庭:古代道家经典《黄庭经》。
云半席:云雾缭绕,仿佛席地而坐于云端。
岭猿:山中的猿猴,寓意寂静的夜晚和自然之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钧天梦破珊瑚枕",诗人以神话中的钧天仙境破晓为喻,暗示自己从梦境中醒来,倚着珊瑚枕,寓意生活中的奢华或理想幻灭。"岩壑春供翡翠屏"则写出了春天山谷间的翠绿景色,如同翡翠般绚丽,映衬出诗人周围的自然之美。

"一卷黄庭云半席"进一步描绘了诗人阅读的情境,他正在翻阅《黄庭经》这样的道家经典,书香与云气交织,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夜深读与岭猿听"则点明时间已晚,诗人独自在寂静的夜晚,读书声仿佛与山中的猿猴共鸣,增添了孤独而宁静的意境。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将个人的读书生活与自然景色相结合,表达了诗人对道家思想的追求以及对山水之间的隐逸生活的向往。林景熙的诗风清雅,此诗体现了他的闲适与超然。

收录诗词(312)

林景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德阳,南宋末期爱国诗人。咸淳七年(公元1271年),由上舍生释褐成进士,历任泉州教授,礼部架阁,进阶从政郎。宋亡后不仕,隐居于平阳县城白石巷。等曾冒死捡拾帝骨葬于兰亭附近。他教授生徒,从事著作,漫游江浙,是雄踞宋元之际诗坛、创作成绩卓著、最富代表性的作家,也是温州历史上成就最高的诗人。卒葬家乡青芝山。著作编为《霁山集》

  • 字:德暘
  • 号:霁山
  • 籍贯:温州平阳(今属浙江)
  • 生卒年:1242~1310

相关古诗词

陶山十咏和邓牧心(其三)集仙桥

流来一水截人寰,虹背秋寒十二阑。

白鹤飞边人影绝,天风吹佩玉珊珊。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寄芗林故人

狺狺多楚狗,何处续离骚。

草径无尘入,秋峰与节高。

菰香清野饭,柳色老宫袍。

笑问刘安鼎,相看已二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梦中作四首(其三)

昭陵玉匣走天涯,金粟堆前几吠鸦。

水到兰亭转呜咽,不知真帖落谁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梦中作四首(其一)

珠亡忽震蛟龙睡,轩敝宁忘犬马情。

亲拾寒琼出幽草,四山风雨鬼神惊。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