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遣兴》由清代诗人石文成所作,描绘了一位身处荒村官舍的文人,面对简陋的生活环境和岁月的流逝,内心却能保持一种超脱与宁静的心态。
首句“荒村官舍似柴荆”,以朴素的语言勾勒出诗人的生活环境,荒凉而简朴,如同普通的柴门,暗示了诗人远离繁华,置身于世外的境地。接着,“生计萧然万虑轻”一句,点明了在这种环境下,诗人的心境变得轻松,不再为世俗杂念所困扰,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洒脱。
“藜藿贫来尝有味,笙歌老至听无情”两句,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即使生活贫困,藜藿之食也自有其甘甜;年老之时,即便听到欢歌,也无动于衷,表现出一种淡泊名利、不为外物所动的境界。
“苦吟自得闲中乐,卑宦难言去后名”则表达了诗人对创作和仕途的看法。在闲暇之余,通过艰苦的吟咏,他找到了内心的快乐;对于官场的卑微地位,他难以言说离开后的名声,或许是对过往功名的淡漠,也可能是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最后,“种竹窗前看亦好,却嫌风雨引秋声”两句,以种竹这一行为作为象征,寓意着诗人追求的是一种自然、宁静的生活状态。然而,即使是欣赏竹子的生长,也无法完全避开外界的风雨,这似乎也是对人生不可避免的挫折和挑战的一种隐喻。
整体而言,《遣兴》一诗通过对诗人日常生活和心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精神世界,以及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