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和陈天予

边敌临江强指麾,狂图欲效白登围。

一朝殄灭妖氛净,万里欢传盛事稀。

故国山河看克复,中原父老徯来归。

六飞便好乘时进,顺取天心莫失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翻译

面对敌人的威胁,指挥若定,想要效仿汉将韩信在白登山的包围战
一旦彻底消灭了敌人的嚣张气焰,全国上下都将欢庆这罕见的胜利
期待收复失地,让祖国山河重归安宁,中原百姓期盼回归家园
皇帝应把握时机,迅速进军,顺应天意,切勿错失良机

注释

边敌:边境的敌人。
临江:靠近江边。
指麾:指挥调度。
狂图:狂妄的计划。
白登围:指韩信在白登山的战役。
殄灭:消灭。
妖氛:邪恶的气焰。
净:干净,彻底。
盛事:大事,喜事。
故国:故乡,祖国。
克复:攻克,收复。
徯:期盼。
来归:归来。
六飞:古代称皇帝的车驾为六飞。
乘时进:抓住时机前进。
顺取:顺应形势。
天心:天意,民心。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边境战争的胜利景象,展示了军事上的壮观与民族情感的深沉。开篇“边敌临江强指麾,狂图欲效白登围”两句,勾勒出敌军强大而又野心勃勃的情形,他们试图重演历史上某次著名的围城战役——白登之围。

紧接着,“一朝殄灭妖氛净,万里欢传盛事稀”表达了诗人对于战争胜利的赞美与期待,"妖氛"指的是敌对势力的邪恶气息,一旦被扫除,将会带来久违的人间和平,而这份喜悦将远播千里,成为罕见的盛大佳话。

“故国山河看克复,中原父老徯来归”两句,则是对祖国山河恢复往日风光的憧憬与期待。"克复"意味着夺回失地,而"中原父老"则象征着悠久历史和文化传承,这里他们欢庆胜利,纷纷归来,是对家园深厚情感的体现。

最后,“六飞便好乘时进,顺取天心莫失机”表达了诗人对于继续前进、把握良机的积极态度。“六飞”可能是指军队的六面旗帜,一旦有利可图,就应迅速行动,不要错过任何机会。"顺取天心"则意味着顺应天意,"莫失机"强调了把握时机的重要性。

整首诗通过对战争胜利的描写,以及对故土复归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国家和平、民族团结以及军事胜利的深切渴望。

收录诗词(1146)

吴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浙江台州府人(现今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田市吴桥村)人。绍兴二年(1132)进士,官秘书正字,因揭露秦桧卖国专权被罢官。后任监察御史,上疏宋高宗自爱自强、励精图治

  • 字:明可
  • 号:湖山居士
  • 生卒年:1104—1183

相关古诗词

又和金克家送春

春来纵使日衔杯,老去逢春能几回。

幸有良朋同雅集,不妨烂醉罄馀罍。

羞看落絮愁盈抱,强对残花泪满腮。

惆怅又为经岁别,莫辞花下少徘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三月十一日风雹

向晚欣逢霁色开,方思花下共衔杯。

一时雨雹排檐急,万里风云捲地来。

扫荡千花真可恨,摧残二麦亦堪哀。

赏心乐事俱休矣,惆怅青春去不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与江朝宗丁彦功饮酒梅花下二首(其二)

一笑未易得,今朝岂偶然。

故园方自适,我辈更相便。

好月好花夜,不寒不暖天。

莫辞拚一醉,为我棹觥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与江朝宗丁彦功饮酒梅花下二首(其一)

挈榼西园去,花光照月华。

共看花上月,肯负月中花。

酒与花俱白,人如月不瑕。

且陪月花醉,何用苦思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