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晴渡关二首(其一)

燕北静胡尘,河南濯我兵。

风云朝会合,天地昼清明。

泣涕收横溃,焦枯赖发生。

不辞关路远,辛苦向都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燕地北方已无战尘,黄河之南洗净我军兵。
风云在早晨汇聚,天地在白天显得格外清明。
悲泣的泪水止住溃败,枯焦的土地依赖生机重现。
无论路途多遥远,我决心不畏艰辛直奔京都。

注释

燕北:指燕地的北部,古代中国的一部分。
静胡尘:指战事平息,胡尘(胡人军队)不再侵扰。
河南:黄河以南地区。
濯我兵:清洗兵器,比喻整军备战。
风云朝会合:风云聚会,象征天下形势的变化。
天地昼清明:形容天气晴朗,也寓意政治清明。
泣涕:流泪,形容战败后的悲伤。
横溃:溃败,散乱。
赖发生:依赖新生,期待复苏。
关路:关隘之路,指长途跋涉。
都城:首都,这里指朝廷。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宗泽所作的《雨晴渡关二首(其一)》。诗中描述了北方燕地战乱已息,尘埃静止,河南地区则在清洗战争的痕迹,军队得以休整。风云际会,象征着正义的力量汇聚,白天也显得格外清明。诗人表达了对战后混乱局面的悲痛,但也看到了生机的复苏,泪水收束,干涸的土地重新焕发生机。尽管路途遥远艰辛,他仍决心不畏艰难,坚定地向都城进发,展现出忠诚和坚韧的精神。整体上,这首诗体现了诗人对于国家安定和复兴的热切期盼,以及个人为国效力的决心。

收录诗词(35)

宗泽(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宋朝名将。刚直豪爽,沉毅知兵。进士出身,历任县、州文官,颇有政绩。在任东京留守期间,曾20多次上书高宗赵构,力主还都东京,并制定了收复中原的方略,均未被采纳。他因壮志难酬,忧愤成疾,七月,临终三呼“过河”而卒。死后追赠观文殿学士、通议大夫,谥号忠简。著有《宗忠简公集》传世

  • 字:汝霖
  • 籍贯:浙东乌伤(今浙江义乌)
  • 生卒年:1060年1月20日—1128年7月29日

相关古诗词

道逢乡人笑仆驺马之瘦

生笑长裾曳,仍羞下泽奔。

据鞍非马援,叱驭岂王尊。

汗血能观国,的卢终感恩。

莫欺驺马瘦,挥策诸金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东上辞松楸一首

八年坐亲党,泯伏长安城。

甘心傍松楸,申我儿子情。

闭户慨岩廊,读书笑金籯。

力田固为政,课童乃司兵。

深病骨相寒,不蒙轩冕荣。

维天临万邦,搜罗世豪英。

我友挽出之,大人今继明。

古无忠孝全,泣涕去丘茔。

为翁大门闾,翻然以东征。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谒华岳

杨赐岳所挺,严武金天晶。

二子为时出,顾我非炳灵。

维岳镇四方,气秀天骨青。

巀嶭立千仞,力能产公卿。

降神咏崧高,谶纬仍反经。

取象到执圭,谲怪如洞冥。

平生笑穷奇,立语心自惊。

我质培塿耳,胸中固峥嵘。

谁言华岳高,我山摩玉京。

是中所包藏,丹碧参瑰琼。

平居蛰云雷,飞雨溢四溟。

此岂真有之,落笔纷纵横。

发我文物秘,象渠膏泽倾。

太华屹不摇,我山身载行。

形式: 古风

渭南道中逢二蜀兵出印本手诏司马温公范文正公赠太师外祖丞相赠太保悲喜交集慨然赋诗

我君肇当阳,憸佞毕退听。

示民以好恶,观此第一政。

恭惟司马范,二老文且正。

堂堂外王父,九牧称无尽。

宸章粲褒贲,倬彼云汉盛。

昭回天下来,光生万象俊。

小臣行抱忧,中路得此庆。

慨然夷望归,欣闻比干赠。

伤心外王父,三黜坐谏争。

未为召公保,亟上丞相印。

群邪肆欺诬,不死仗元圣。

阉童裂茅土,儇子执魁柄。

十载卧江湖,赍志目不瞑。

谁言堕黄壤,庙象饰绣衮。

石椁安用营,金縢渠不信。

因知日月星,虽晦终不泯。

一旦遇雷风,浮云岂能病。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