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临洮望萧关

渐觉风沙暗,萧关欲到时。

儿童能探火,妇女解缝旗。

川少衔鱼鹭,林多带箭麋。

暂来戎马地,不敢苦吟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渐渐感到风沙弥漫,即将接近萧关的时候。
连小孩都能取火,妇女也能缝制旗帜。
河流中鱼鹭稀少,树林里却常见带着箭矢的麋鹿。
我暂时来到这战乱之地,不敢太过沉醉于诗歌创作。

注释

渐觉:逐渐感觉到。
风沙:沙漠中的风尘。
萧关:古代边关名,此处指边塞。
欲到时:快要到达的时候。
儿童:小孩子。
探火:取火。
妇女:女性。
解缝旗:懂得缝制旗帜。
川:河流。
衔鱼鹭:捕食鱼类的鹭鸟。
林多:森林中。
带箭麋:带有箭矢的麋鹿。
暂来:暂时来到。
戎马地:战乱之地。
不敢:不敢轻易。
苦吟诗:过度沉醉于写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边塞的荒凉与战争的氛围。"渐觉风沙暗,萧关欲到时"两句,通过对风沙逐渐加剧和萧关即将到达的情景描写,营造出一种紧张和期待的心情。接下来的"儿童能探火,妇女解缝旗"则展示了战争带来的影响,即使是儿童和妇女也参与到了战备之中,这不仅反映了战争的严峻,也体现了人民的艰辛与坚韧。

"川少衔鱼鹭,林多带箭麋"这两句诗,则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如河流中的鱼鹭和林中有箭的麋鹿,以间接的方式表达了边塞地区的荒凉和战争的氛围。"暂来戎马地,不敢苦吟诗"最后两句,诗人以谦逊的口吻表示自己不敢在这样严峻的战地环境中长时间吟诵诗歌,表现了诗人对战争环境的敬畏之心。

整首诗通过对边塞风光和战争氛围的描绘,以及诗人个人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一个多层次的画面,不仅展示了自然景观,也反映了战争给人民生活带来的影响。

收录诗词(26)

李昌符(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友人屋

松底诗人宅,闲门远岫孤。

数家分小径,一水截平芜。

竹节偶相对,鸟名多自呼。

爱君真静者,欲去又踟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赠同席

四座列吾友,满园花照衣。

一生知几度,后到拟先归。

急管侵诸乐,严城送落晖。

当欢莫离席,离席却欢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赠供奉僧玄观

自得曹溪法,诸经更不看。

已降禅侣久,兼作帝师难。

夜木侵檐黑,秋灯照雨寒。

如何嫌有著,一念在林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赠春游侣

密林多暗香,轻吹送馀芳。

啼鸟愁春尽,游人喜日长。

浮云横暮色,新雨洗韶光。

欲散垂□恨,应须入醉乡。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