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操五首(其四)禾山

我昔家兮禾山之阳。今我曷为钓于兰江。

禾山之下,有黍有稌。我田我渔,我室我宇。

自我不见,三载于兹。江水东流,悠悠我思。

形式: 琴操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童冀所作的《琴操五首》中的第四首《禾山》,以第一人称叙述了诗人从禾山迁居至兰江畔的经历与心境变化。

首句“我昔家兮禾山之阳”,诗人回忆起往昔在禾山之南的生活,表达了对过去岁月的怀念。接着,“今我曷为钓于兰江”一句,转折点出现,诗人如今却在兰江边垂钓,暗示了生活的转变和对现状的无奈或适应。

“禾山之下,有黍有稌”描绘了禾山的自然风光,黍和稌都是稻谷的种类,象征着丰饶的土地和农耕生活。“我田我渔,我室我宇”则进一步描述了诗人过去在禾山的生活状态——自给自足,与土地紧密相连,过着简单而充实的日子。

“自我不见,三载于兹”表达了诗人离开禾山已三年之久,时间的流逝让这种变化更加明显。最后,“江水东流,悠悠我思”以江水的流动比喻时光的流逝,同时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对禾山生活的思念与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的不同生活状态,抒发了诗人对过往生活的怀念以及对当前处境的思考,体现了古代文人对于自然、田园生活的向往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收录诗词(383)

童冀(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琴操五首(其五)闵兰

兰生兮湑湑。敛厥华兮混萧艾而群。

处世罔余知兮繄其所。孰植于门兮芳以贾。

患蹇捋锄兮曷返质乎空山。

视世奚悲兮嗟嗟乎尔兰。

形式: 琴操

过洞庭

尝闻楚粤交,积水之所汇。

我来当五月,雨过百川会。

奫沦讵有底,磅礴信无外。

日月互吞吐,风云时霮䨴。

夷夏斯界限,江汉相襟带。

吴樯与蜀柂,飘忽风雨快。

平生独往意,颇觉空眼界。

孰云吞八九,胸中不芥蒂。

行当登日观,一览瀛海大。

形式: 古风

夜雪简王雪舟

儿时不识愁,见雪喜欲颠。

长大颇不喜,所望在有年。

蹉跎齿发暮,况乃忧患煎。

一身去乡国,道里踰五千。

北风昨夜起,积雪被南天。

故乡美醽醁,不到篷窗前。

颇闻王子猷,夜泛湘江船。

岂无戴安道,掩关方醉眠。

人事每如此,远客殊可怜。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送胡琪之富阳

花溪水,下双溪,遥遥百里西南驰。

北折兰皋复东骛,却绕金华山下路。

金华山色年年青,年去年来相送迎。

我家金华山色里,与子共欢双溪水。

去年送子作贤良,握手一笑溪水傍。

今年我亦金陵去,邂逅钱塘复相遇。

钱塘江上三日留,送子又登江上舟。

富春南望未百里,江流犹是双溪水。

我今暂别行当还,扁舟还过富春山。

好买江鱼酿江酒,同向春风开笑口。

百年欢乐能几何,一年春色成蹉跎。

明年子亦作归计,衡门待子重相过。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