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奴儿令.闺怨

欢情别恨匆匆换,欢是前宵。别是今朝。

一样轻魂两样销。梦来梦去迢迢觅,去梦郎招。

来梦奴邀。两处轻魂一处飘。

形式: 词牌: 采桑子

鉴赏

这首《丑奴儿令·闺怨》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董以宁所作,描绘了一位女子在情感波动中的内心世界,通过对比欢聚与离别的情感体验,展现了她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欢情别恨匆匆换”,开篇即点明了情感的瞬息万变,欢聚的喜悦与离别的愁绪在时间的流转中快速交替,揭示了人生情感的无常。

“欢是前宵。别是今朝。”进一步强调了情感的转换,将欢聚与离别具体化为过去与现在的对比,突出了时间的流逝对情感的影响。

“一样轻魂两样销。”这里运用了象征手法,“轻魂”可能代表了女子内心脆弱、易逝的情感状态,而“两样销”则暗示了欢聚与离别时,这种情感状态的不同表现,反映了情感的复杂性和多面性。

“梦来梦去迢迢觅,去梦郎招。来梦奴邀。”这一段通过梦境的描写,深化了情感的层次。女子在梦中寻找着,既渴望与心爱之人相聚(“去梦郎招”),又期待与另一方(可能是家人或朋友)的团聚(“来梦奴邀”)。这不仅体现了她情感的丰富和复杂,也反映了她在现实生活中面临的抉择与困境。

“两处轻魂一处飘。”最后,女子的情感状态被集中到“一处飘”,意味着无论是在现实还是梦境中,她的内心都处于漂泊不定的状态,无法找到真正的归宿。这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状态的描述,也可能隐喻了当时社会动荡、人心浮躁的时代背景。

整体而言,这首词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巧妙的象征手法,展现了女性在特定历史时期内心世界的复杂与挣扎,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238)

董以宁(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约公元一六六六年前后在世),清代初期诗人。性豪迈慷慨,喜交游,重然诺。明末为诸生。少明敏,为古文诗歌数十万言,尤工填词,声誉蔚然。与邹只谟齐名,时称“邹董”。又与陈维崧及只谟有才子之目。著有《正谊堂集》和《蓉度词》。其中《蓉度词》中大量的“艳体词”作品又尤为学界所争议

  • 字:文友
  • 籍贯:武进(今江苏省武进市)

相关古诗词

醉太平.金钱卜

鹊儿不断。灯儿不管。紫姑仙不曾明判。

掷金钱再算。青蚨飞去还飞转。只郎去、归偏缓。

待点六爻还未半。奈心丝先乱。

形式: 词牌: 醉太平

清平乐.私语

已将身许。敢比风中絮。可奈檀郎疑又虑。

未肯信侬言语。便将一缕心烟。花间敛衽告天。

若负小窗欢约,来生丑似无盐。

形式: 词牌: 清平乐

占春芳.金盆濯发

看翠雨,香缭绕,乱绾正三分。

斜插牙梳欲堕,云边钩月初新。待洗忽含颦。

为檀郎、银剪留痕。遮藏且唤双鬟去,莫捧金盆。

形式: 词牌: 占春芳

相思引.为云孙咏侍儿小福

年纪花梢半未谙。柔情先似再眠蚕。

偏将串结,珍重叠香函。

閒伴夫人同斗草,沉思未敢摘宜男。

郎情深浅,还向梦回参。

形式: 词牌: 相思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