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朱柔则的《寄远曲三首(其三)》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生活的感慨和对自己处境的无奈。首句“闻说燕台路”,以燕台路象征繁华或仕途之路,暗示了诗人可能身处他乡,听到故乡的消息。接下来的“生涯亦可怜”流露出诗人对当前生活的辛酸与无奈,可能是因为仕途不顺或生活困顿。
“耻弹门下铗”引用战国时冯谖的故事,表达诗人不愿像他那样在困境中只能弹铗而歌,寻求援手,暗示了自尊心受到伤害,不愿轻易求助于人。“谁乞广文钱”进一步强调了诗人不愿意向他人乞求钱财,暗示了其清高孤傲的性格。
“久客非长策”表达了诗人对于长久在外漂泊的反思,认为这不是长久之计,暗示了他对回归故土、安定生活的向往。“归耕有薄田”描绘了诗人理想中的田园生活,虽然田地贫瘠,但足以维生,体现了他的朴实和对自然的亲近。
最后两句“一棺痛慈母,急为卜牛眠”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母亲去世的悲痛以及急于为她选择安息之地的心情,显示出孝道之情深重,也透露出诗人对未来的忧虑和对家庭责任的承担。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通过描绘诗人的人生境遇和内心世界,展现了清末士人的无奈与坚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