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名为《秋思》,由明代诗人沈宜修所作。诗中描绘了深秋时节的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情感。
首联“鹊镜容消只自知,碧云黄叶动离思”,以“鹊镜”比喻镜子,暗示诗人独自面对镜中衰老的容颜,引发离别之思。碧云与黄叶的交替,不仅描绘了季节更迭的自然景象,也象征着时光流逝和人事变迁,触动了诗人内心的离愁别绪。
颔联“闲愁紫袖衫前色,旧恨青春树上丝”,进一步深化情感。紫袖衫前的颜色变化,象征着岁月的痕迹,而“旧恨”则直指过去的遗憾与痛苦。青春树上的丝线,既可理解为树木随风摇曳的生动形象,也可寓意着诗人对逝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怀念。
颈联“《子夜》有情新乐府,伤秋多病送归辞”,引用《子夜》这一乐府名篇,表达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深情以及对秋天的哀伤之情。同时,“伤秋多病送归辞”则直接点明了诗人的身体状况不佳,以及在秋天这个季节里,对即将离去的不舍与无奈。
尾联“江头八月西风起,寥廓天高鸟度迟”,以江边八月的西风起,天高鸟度迟的景象,营造出一种空旷、寂寥的氛围,进一步强化了诗人的孤独感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西风起,不仅预示着季节的转换,也暗含着人生旅程的推进,鸟度迟则是在静谧中凸显出时间的缓慢流逝。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光、离别和回忆的深刻思考,以及在秋日背景下对个人命运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