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竹枝歌二首(其一)

吴江长桥如长虹,西来太湖桥下通。

我家落日水如镜,照见人影在波中。

形式: 词牌: 竹枝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以吴江长桥和太湖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

首句“吴江长桥如长虹”,运用比喻手法,将长桥比作长虹,形象地描绘了桥梁的形态与气势,同时也暗示了桥梁连接两岸,如同彩虹般跨越天际,增添了画面的壮丽感。

接着,“西来太湖桥下通”一句,点明了长桥的位置与功能,它不仅连接了两岸,还通向了广阔的太湖。太湖作为中国著名的淡水湖之一,以其浩瀚的水面和丰富的自然资源著称,此处通过“西来”二字,强调了长桥与太湖之间的自然联系,以及从远处眺望时的开阔视野。

“我家落日水如镜”一句,将视角转向了诗人自家所在的环境。夕阳西下,湖面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一片宁静而祥和的景象。这里的“如镜”不仅形容了湖面的平静,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一天结束的宁静氛围。

最后,“照见人影在波中”则进一步深化了这一宁静和谐的画面。在落日余晖的照射下,人的倒影清晰地映现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与周围的景物融为一体,构成了一幅生动而富有诗意的画面。

整首诗通过对吴江长桥、太湖、落日和人影的描绘,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独特魅力,以及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和赞美。语言简洁流畅,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和情感表达。

收录诗词(1057)

沈周(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白石翁、玉田生、有居竹居主人等。汉族。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三岁。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

  • 字:启南
  • 号:石田
  • 籍贯:长洲(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427~1509

相关古诗词

太湖竹枝歌二首(其二)

苏州南来是太湖,少见杨柳多桑株。

谁家女子在楼上,手揭红帘看打鱼。

形式: 词牌: 竹枝

震泽竹枝词送中书李舍人二首(其一)

太湖东与海相通,大浪掀天难使篷。

今夜且来洲里宿,明朝又怕日高风。

形式: 词牌: 竹枝

震泽竹枝词送中书李舍人二首(其二)

鸦鹊群飞过别村,乌云接日晚昏昏。

西风一夜翻湖起,大小人家水到门。

形式: 词牌: 竹枝 押[元]韵

少年行

荻芽新长河豚肥,吴姬作羹俊味稀。

金陵子弟快一饱,挟弹走马穿花归。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