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终诗

伯阳适西戎,孔子欲居蛮。

苟怀四方志,所在可游盘。

况乃遭屯蹇,颠沛遇灾患。

古人达机兆,策马游近关。

咨余冲且暗,抱责守微官。

潜图密已构,成此祸福端。

恢恢六合间,四海一何宽。

天网布纮纲,投足不获安。

松柏隆冬悴,然后知岁寒。

不涉太行险,谁知斯路难。

真伪因事显,人情难豫关。

穷达有定分,慷慨复何叹。

上负慈母恩,痛酷摧心肝。

下顾所怜女,恻恻心中酸。

二子弃若遗,念皆遘凶残。

不惜一身死,惟此如循环。

执纸五情塞,挥笔涕汍澜。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魏晋时期诗人欧阳建在临终前的自述,情感深沉,表达了对母亲的感激、对子女的关爱以及对命运的无奈与感慨。

诗中开篇即以历史人物伯阳和孔子的典故,引出“苟怀四方志,所在可游盘”的豪情壮志,随后转折至“况乃遭屯蹇,颠沛遇灾患”,描绘了人生的坎坷与不幸。接着,诗人感叹古人洞察先机,策马远游,而自己却“冲且暗”,只能“抱责守微官”。他构思着隐秘的计划,最终导致了祸福的转折。诗人以“恢恢六合间,四海一何宽”表达对广阔世界的感慨,紧接着“天网布纮纲,投足不获安”则揭示了命运的捉弄与不可预测性。

后半部分,诗人通过自然界的松柏在寒冬中的凋零,比喻人生的艰难与不易,“不涉太行险,谁知斯路难”强调了生活的艰辛。面对真假难辨的人情世故,诗人感叹“真伪因事显,人情难豫关”,表达了对人性复杂性的深刻理解。最后,诗人直面人生的无常与命运的安排,“穷达有定分,慷慨复何叹”,既是对命运的接受,也是对人生价值的反思。

在诗的结尾,诗人深情地回忆起母亲的养育之恩和对子女的牵挂,“上负慈母恩,痛酷摧心肝。下顾所怜女,恻恻心中酸”,展现了对亲情的深切怀念。对于两个子女的遭遇,诗人表示了深深的同情与惋惜,“二子弃若遗,念皆遘凶残。不惜一身死,惟此如循环”,表达了对生命的珍视与对命运不公的无奈。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有对亲情的深深眷恋,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世界和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2)

欧阳建(魏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为冀方右族。石崇甥。有才藻思理。擅名北州,后为贾谧“二十四友”之一。辟公府,累迁山阳令、冯翊太守。赵王司马伦专权,建每匡正,由是有隙。及伦篡位,劝淮南王司马允诛伦。事泄被杀。临刑作《临终诗》。有《言尽意论》

  • 字:坚石
  • 籍贯:西晋渤海
  • 生卒年:约269—300

相关古诗词

洛水祖王公应诏诗

穆穆圣王,体此慈仁。友于之至,通于明神。

游宴绸缪,情恋所亲。薄云饯之,于洛之滨。

嵩崖岩岩,洪流汤汤。春风动衿,归雁和鸣。

我后飨客,鼓瑟吹笙。举爵惟别,闻乐伤情。

嘉宴既终,白日西归。群司告旋,鸾舆整绥。

我皇重离,顿辔骖騑。临川永叹,酸涕沾颐。

崇恩感物,左右同悲。

形式: 四言诗

赠张华诗

四时更代谢,悬象迭卷舒。

暮春忽复来,和风与节俱。

俯临清泉涌,仰观嘉木敷。

周旋我陋圃,西瞻广武庐。

既贵不忘俭,处有能存无。

镇俗在简约,树塞焉足摹。

在昔同班司,今者并园墟。

私愿偕黄发,逍遥综琴书。

举爵茂阴下,携手共踌躇。

奚用遗形骸,忘筌在得鱼。

形式: 古风

游仙诗

青青陵上松。亭亭高山柏。光色冬夏茂。

根柢无菜凋落。吉士怀真心。悟物思远托。

扬志玄云际。流目瞩岩石。羡昔王子乔。

友道发伊洛。迢遽陵峻岳。连翩御飞鹤。

抗迹遗万里。岂恋生民乐。长怀慕仙类。

眇然心绵邈。

形式: 古风

杂诗

秋风乘夕起,明月照高树。

闲房来清气,广庭发晖素。

静寂怆然叹,惆怅出游顾。

仰视垣上草,俯察阶下露。

心虚体自轻,飘遥若仙步。

瞻彼陵上柏,想与神人遇。

道深难可期,精微非所慕。

勤思终遥夕,永言写情虑。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