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龚敩的《兰室为隐君子题》表达了对古代贤人屈原的怀念和敬仰之情。首句“一别灵均九畹荒”以屈原的典故起笔,感叹其人已逝,昔日的兰草田地也荒芜了,暗示了对高尚品德的追思。接下来的“高名千载为谁芳”进一步强调屈原的名声虽久远,但似乎无人能再续其芬芳。
“秋花亚佩琼琚冷”描绘了秋天的兰花,如同屈原佩戴的美玉般清冷,暗喻其人格的纯洁和孤寂。“晓气穿帘雨露香”则通过清晨的露水和香气,渲染出一种静谧而清雅的氛围,象征着屈原的精神影响深远。
“似有閒情依涧谷”表达对屈原遗风的向往,仿佛他的闲淡情怀仍依附于山涧溪谷之间。“那无清梦到沅湘”则寄托了诗人希望能与屈原在梦境中相会,共享沅湘之水的美好。
最后两句“半年有个同心友,与尔同登鲁叟堂”,诗人感慨自己能有这样一位精神上的知己,希望能一同追寻屈原的足迹,进入他所代表的道德和智慧的殿堂。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借兰室和屈原的典故,展现了诗人对高尚品格的追求和对历史贤人的崇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