阌乡寓居十首.木塔偶题

西南古刹近芳林,偶得高秋试一吟。

无限黄花衬黄叶,可须春月始伤心。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翻译

在西南方向的古老寺庙旁靠近芬芳的树林,偶尔在高秋时节试吟一首诗。
无数的菊花衬托着黄色的树叶,何须等到春天的月光才开始感伤。

注释

西南:方位名词,指中国西南部地区。
古刹:古老的寺庙。
芳林:芳香的树林,形容树木茂盛,环境幽美。
高秋:深秋,指秋天的深处,天气已凉爽。
试一吟:尝试吟诵一次,表示即兴作诗。
无限:极多,无边无际。
黄花:这里特指菊花,因其颜色多为黄色。
衬:陪衬,点缀。
黄叶:秋天树叶变黄,这里与黄花相呼应,增添秋意。
可须:何必,难道需要。
春月:春天的月光,也可引申为春天的美好时光。
始:才,方才。
伤心:感到悲伤,这里指因景色而触动情怀。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一个古老寺庙附近,于芳草丛生的环境中,偶然得到一处高树幽静之地吟咏的场景。诗中的“西南古刹”指的是位于西南方向的一座古老佛教寺院,而“近芳林”则是这座寺庙附近盛开着花草的森林。“偶得高秋试一吟”表明诗人在这个环境中找到了一个高大的树木作为自己的试吟之地。

下一句“无限黄花衬黄叶”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秋天景色,黄色的花朵与同样颜色的叶子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丰富而又温暖的视觉效果。“可须春月始伤心”则表达了一种情感上的落寞。诗人似乎在说,只有当春天的明月出现时,他才开始感到心中的一种伤感或是怀旧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以及内心的情感波动。同时,这也反映出唐代文人在大自然面前所表现出的敏感与自我情感的投射。

收录诗词(302)

吴融(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卒于唐昭宗天复三年(903),享年五十四岁。他生当晚唐后期,一个较前期更为混乱、矛盾、黑暗的时代,他死后三年,曾经盛极一时的大唐帝国也就走入历史了,因此,可以说是整个大唐帝国走向灭亡的见证者之一

  • 字:子华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850

相关古诗词

阌乡寓居十首.阿对泉

六载抽毫侍禁闱,可堪多病决然归。

五陵年少如相问,阿对泉头一布衣。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阌乡寓居十首.茆堂

结得茆檐瞰碧溪,闲云之外不同栖。

犹嫌未远函关道,正睡刚闻报晓鸡。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

阌乡寓居十首.闻提壶鸟

早于批鵊巧于莺,故国春林足此声。

今在天涯别馆里,为君沽酒复何情。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阌乡寓居十首.清溪

清溪见底露苍苔,密竹垂藤锁不开。

应是仙家在深处,爱流花片引人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