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涣之彦舟

集英春殿鸣鞘歇,神武天临光下澈。

鸿胪初唱第一声,白面王郎年十八。

神武乐育天下造,不使敲抨使传道。

衣锦东南第一州,棘璧湖山两清照。

襄阳野老渔竿客,不爱纷华爱泉石。

相逢不约约无逆,舆握古书同岸帻。

淫朋嬖党初相慕,濯发洒心求易虑。

翩翩辽鹤云中侣,土苴尪鸱那一顾。

迩来器业何深至,湛湛具区无底沚。

可怜一点终不易,枉驾殷勤寻漫仕。

漫仕平生四方走,多与英才并肩肘。

少有俳辞能骂鬼,老学鸱夷漫存口。

一官聊具三径资,取舍殊涂莫回首。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米芾所作的《送王涣之彦舟》。诗中描绘了对友人王涣之的深情厚谊以及对其才华和志向的赞赏。

首句“集英春殿鸣鞘歇”,描绘了春日集英殿内,金戈铁马之声已停歇,一片宁静祥和的景象,为后文营造出一种庄重而温馨的氛围。接着,“神武天临光下澈”一句,以“神武”形容友人的非凡气度,同时“光下澈”则暗示其品德如阳光般普照,深入人心。

“鸿胪初唱第一声,白面王郎年十八”两句,通过描述友人初次登堂入室,年仅十八岁的青涩模样,展现了其年轻时的风采与潜力。接下来,“神武乐育天下造,不使敲抨使传道”表达了友人不仅拥有卓越的才能,更致力于传播知识,培养人才,体现了其高尚的道德情操。

“衣锦东南第一州,棘璧湖山两清照”描绘了友人所居之地的美景,同时也暗喻其名声与成就如同锦绣一般,在东南地区独领风骚。接下来,“襄阳野老渔竿客,不爱纷华爱泉石”通过对比,赞美友人不慕名利,热爱自然的生活态度。

“相逢不约约无逆,舆握古书同岸帻”表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友谊,即使不刻意约定,也能默契相处,共同探讨古籍,享受知识的乐趣。接下来,“淫朋嬖党初相慕,濯发洒心求易虑”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追求简单纯粹生活的欣赏。

“翩翩辽鹤云中侣,土苴尪鸱那一顾”运用比喻手法,将友人比作高洁的仙鹤,与世俗之人形成鲜明对比,强调了其不同凡响的品质。最后,“迩来器业何深至,湛湛具区无底沚”赞美友人在学问和事业上的深厚造诣,如同深邃的湖泊,无边无际。

“可怜一点终不易,枉驾殷勤寻漫仕”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坚持自我、不随波逐流的敬佩之情。接下来,“漫仕平生四方走,多与英才并肩肘”赞扬友人广泛游历,结交众多才俊,共同进步。

“少有俳辞能骂鬼,老学鸱夷漫存口”通过幽默的笔触,展现了友人年轻时的机智与老年的豁达。最后,“一官聊具三径资,取舍殊涂莫回首”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淡泊名利、从容选择人生道路的赞赏,希望他无论选择何种生活方式,都能无悔于心。

整首诗通过对友人形象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友人才华的肯定,同时也蕴含着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对生活态度的思考。

收录诗词(291)

米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祖籍太原,迁居襄阳。天资高迈、人物萧散,好洁成癖。多蓄奇石。世号米颠。书画自成一家。能画枯木竹石,时出新意,又能画山水,创为水墨云山墨戏,烟云掩映,平淡天真。善诗,工书法,精鉴别。擅篆、隶、楷、行、草等书体,长于临摹古人书法,达到乱真程度。宋四家之一。曾任校书郎、书画博士、礼部员外郎

  • 籍贯:被服效唐
  • 生卒年:1051-1107

相关古诗词

戏成呈司谏台坐

我思岳麓抱黄阁,飞泉元在天半落。

石鲸吐出湔一里,赤日雾起阴纷薄。

我曾坐石浸足眠,肘项抵水洗背肩。

客时效我病欲死,一夜转筋著艾燃。

如今病渴拥炉坐,安得缩却三十年。

呜呼安得缩却三十年,重往坐石浸足眠。

形式: 古风

将之苕溪戏作呈诸友(其一)

松竹留因夏,溪山去为秋。

久赓白雪咏,更度采菱讴。

缕玉鲈堆案,团金橘满洲。

水宫无限景,载与谢公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将之苕溪戏作呈诸友(其二)

半岁依脩竹,三时看好花。

懒倾惠泉酒,点尽壑源茶。

主席多同好,群峰伴不哗。

朝来还蠹简,便起故巢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将之苕溪戏作呈诸友(其三)

好懒难辞友,知穷岂念通。

贫非理生拙,病觉养心功。

小圃能留客,青冥不厌鸿。

秋帆寻贺老,载酒过江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