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年年衰老交游少,处处萧条书信稀。
唯有巢兄不相忘,春茶未断寄秋衣。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作品,反映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怀念。全诗四句,每句都充满了深沉的情感。
“年年衰老交游少”表达了随着岁月的流逝,身边能够相伴的人越来越少,这是岁月流转带来的无常。
“处处萧条书信稀”进一步描绘出这种孤独与疏离的情景。即使是书信这一种最基本的联系方式,也变得异常稀少,凸显了诗人内心的寂寞和孤单。
然而,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唯有巢兄不相忘”一句却如同一道光芒,照亮了整首诗。这里所谓的“巢兄”,即是指诗人的好友。这表明尽管周围的人们渐行渐远,但仍有一份深厚的情谊是不变的。
最后,“春茶未断寄秋衣”则展现了这份情谊的具体表现。在尚未尽享春天茶香之际,诗人就已经开始思念将至的秋季,并且准备着送去一件衣服以示关怀。这里的“春茶”和“秋衣”不仅是物质上的寄托,更是情感上的传递。
整首诗通过对衰老、交游稀少的描写,以及对深厚友谊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之情的重视和珍惜。这样的感情在当时社会背景下显得尤为难能可贵,也体现了白居易作为诗人的温暖与真挚。
不详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惊风吹起塞鸿群,半拂平沙半入云。
为问昭君月下听,何如苏武雪中闻。
弄日临溪坐,寻花绕寺行。
时时闻鸟语,处处是泉声。
主人晚入皇城宿,问客裴回何所须。
池月幸闲无用处,今宵能借客游无。
韩公堆北涧西头,冷雨凉风拂面秋。
努力南行少惆怅,江州犹似胜通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