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梵才上人归天台

几年瓶钵帝城栖,看尽尘劳息尽机。

诗妙偶因馀力到,名高却与本心违。

云深路入千山去,岁晚身携一锡归。

林下应逢旧猿鹤,得无惊见紫檀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翻译

在京城中度过了几年漂泊生涯,看透了世俗劳苦,放下了一切机心。
诗歌的精妙偶尔在闲暇时才显现,然而名声显赫却违背了我最初的本心。
踏上云深之处,翻越千山万水,年末时只身带着一根锡杖归来。
在山林中或许会遇到往日的猿猴和仙鹤,它们是否会惊讶于我穿着紫色的僧袍?

注释

瓶钵:僧侣的日常用品,象征修行生活。
尘劳:世俗的劳苦和烦恼。
馀力:闲暇或余暇的时间。
紫檀衣:僧侣穿的紫色僧袍,代表出家人身份。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出家修行者的赞美和羡慕。"几年瓶钵帝城栖,看尽尘劳息尽机"两句描绘出梵才上人的生活状态,居住在皇宫附近的寺庙中,通过禅定观照看破了世间的红尘和劳累。

"诗妙偶因馀力到,名高却与本心违"表明诗人对梵才上人的文学造诣给予肯定,但同时认为他的盛名与其内心的本真追求不相符合,或许是在世间的名利中失去了初衷。

"云深路入千山去,岁晚身携一锡归"则是梵才上人归隐山林的情景描写,他在年迈之际带着简单的生活必需品回到自然山水之间寻求宁静和精神寄托。

最后两句"林下应逢旧猿鹤,得无惊见紫檀衣"则是在设想梵才上人归隐后的情境,他在林间可能会遇到旧时的猿鹤为伴,而不会再被世俗的荣华富贵所打扰,即使偶尔看到僧人的紫檀衣,也只是平常之事,不会再引起内心的波动。

整首诗通过对梵才上人归隐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清净自守、超脱红尘的向往,以及对出家人追求精神自由和本真生命状态的理解与尊敬。

收录诗词(7)

吴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承原父以凤凰篇为况谨用来韵和酬

丹山郁世表,岩岩千仞巅。

自非常雏辈,安得参周旋。

胡为此弱羽,越簉祥仪鲜。

飞鸣过所据,飙骇俄翻然。

退则安栖地,翔风娱楚天。

始病孰俦侣,乃与朱鸾攀。

英英日相照,老翮徒愧前。

少别正倾听,览辉当圣年。

形式: 古风

石存裴令老臣心。

形式: 押[侵]韵

思刘改之

襄阳刘子谪仙俦,挥斥尘寰却寓游。

醉眼芒羊天地窄,吟魂凄荡鬼神愁。

生来不带封侯骨,老去徒深活国谋。

旦暮风尘起河朔,未容埋没委山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题玉翠楼

玉楼高倚汉昌城,处士閒居不可名。

天际山青疑泰岱,云边木落见长庚。

开帘晓挹晴光满,策杖秋吟爽气迎。

我欲巢云向西竺,何时风月话三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