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和李亦元春寒四首(其一)》由清代诗人曾习经所作,描绘了春寒时节的哀愁与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远方和高处的怀念,以及对当前环境的深深感伤。
首句“怀远伤高一往深”,直接点明了主题,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和高处的深切怀念,这种怀念之情深沉而强烈。接着,“碧云回合自愔愔”一句,通过描绘天空中云层的密集和寂静,营造出一种孤寂、深沉的氛围,进一步加深了对远方的思念之情。
“他乡翠柳供愁断,别馆朱楼隔雨沉”两句,将情感具体化为眼前的景物,翠绿的柳树在异乡显得格外凄凉,仿佛在诉说着离别的哀愁;而远处的朱红色楼阁,在雨中显得模糊而沉重,更添了几分孤独与忧郁。
“歌舞渐阑嫌酒恶,风幡不动恼禅心”则转向了内心的情感世界。随着欢愉时光的消逝,诗人开始厌倦了酒宴的热闹,甚至感到酒味的苦涩;而静观风中不动的幡旗,却让他的禅心感到烦躁不安,暗示了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最后,“衰迟亦有閒花草,未中思量且不任”表达了诗人虽然年老体衰,但仍能欣赏到自然中的美好,但这种闲适与美景并不能完全抚平内心的忧愁与思念。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层层推进,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心境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