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骏马牵来御柳中,鸣鞭欲向渭桥东。
红蹄乱蹋春城雪,花颔骄嘶上苑风。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骑行图景,通过对骏马、自然景物和季节特征的细腻刻画,展现了作者在春天的户外活动中所感受到的喜悦与豪放。
"骏马牵来御柳中" 这一句设定了场景,骏马被牵引至繁茂的柳树之中,既表现了马匹的优良,也营造了一种生机勃勃的氛围。柳树常与春天联系在一起,这里暗示了季节背景。
"鸣鞭欲向渭桥东" 鸣鞭,即响声四起的马鞭,表明骑手正准备启程。而“渭桥东”则指出了行进的方向,可能是某个特定的目的地或是诗人想要描绘的一个景象。这里通过对动作和地点的描述,增添了画面感。
"红蹄乱蹋春城雪" 这句话生动地展示了骏马在春日积雪中奔跑的情形。“红蹄”指的是马蹄,既可以理解为马蹄在雪地留下的印迹,也可能暗示着马的活力与美丽。而“乱蹋春城雪”则形象地表现了马匹在雪地中的自由奔跑,同时也反映出春雪未融的季节特征。
"花颔骄嘶上苑风" 这里所谓的“花颔”,通常指的是马头上的装饰,如缨络等,常带有鲜艳的色彩。在这里它与“骄嘶”相连,不仅描写了马匹在春风中的自豪神态,也传达出一种生动的感官体验。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骑行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生命活力的赞美。
不详
唐代诗人。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宝应年间在淄青节度使侯希逸幕府中任从事,后随侯希逸回朝,闲居长安十年。建中年间,因作《寒食》诗被唐德宗所赏识,因而被提拔为中书舍人。诗笔法轻巧,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很广
鸳鸯赭白齿新齐,晚日花中散碧蹄。
玉勒斗回初喷沫,金鞭欲下不成嘶。
旧事仙人白兔公,掉头归去又乘风。
柴门流水依然在,一路寒山万木中。
官柳青青匹马嘶,回风暮雨入铜鞮。
佳期别在春山里,应是人参五叶齐。
江口千家带楚云,江花乱点雪纷纷。
春风落日谁相见,青翰舟中有鄂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