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百战桃州地,烽烟亦仅存。
军声桐汭乱,杀气滆湖昏。
遂失三吴险,空传万骑屯。
专征周奉叔,薄议尚君恩。
这首诗描绘了战争对桃州地区的影响,烽火虽已稀疏但仍可见。军队的喧嚣在桐汭河畔回荡,杀气弥漫滆湖,显得阴暗。诗人表达了对失去三吴险要之地的忧虑,曾经的军事重镇如今只剩空荡的万骑屯驻。诗人提及周奉叔的专征,暗示了军事行动,但对决策持有保留态度,认为它未能充分顾及国家和家族的长远利益,流露出对朝廷薄恩的不满。整体上,这是一首寓含家国之痛的边塞诗,情感深沉,反映了战乱时期的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交织。
不详
著名文史学家。初名模,后改今名,字爱伯,室名越缦堂。会稽(今浙江绍兴)西郭霞川村人。光绪六年进士,官至山西道监察御史。数上封事,不避权要。日记三十余年不断,读书心得无不收录。学识渊博,承乾嘉汉学之余绪,治经学、史学,蔚然可观,被称为“旧文学的殿军”
大府传飞檄,乡关乍被兵。
愁云盘故障,妖彗扫长城。
戎马莺花地,江湖战伐声。
越山东望近,莫使鼓鼙惊。
駴绝姚江秏,谁详倡乱因。
赤丸斫文吏,白榛聚州民。
世变无完土,家危有老亲。
谁令轻远役,日夕泪沾巾。
未奏清淮捷,天涯阻贼烽。
雪深三月暮,路绝一身穷。
国事嗟何及,家书杳莫通。
何时能奉母,避地乱山中。
细弱全家累,辛勤仰母慈。
梦中怜病弟,乱里念孤儿。
多难惊心惯,穷居得信迟。
侧身无处所,流涕太平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