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怀龙江麦德贞

旷怀殊未倦,壮思忘奔走。

对月卧吹箫,看花坐呼酒。

百年大造中,荣华易凋朽。

我及少年日,托身在林薮。

常怀居山念,忆尔烟霞叟。

独倚南窗前,长歌延伫久。

兴发促扁舟,乘流下江口。

云山忽过眼,僮仆立门候。

自恨归来迟,将言谢亲友。

怅望夕阳寒,白云远还岫。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寄怀龙江麦德贞》由元代诗人李质所作,通过描绘诗人内心的情感与对自然的向往,展现了其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生哲学。

首句“旷怀殊未倦”,开篇即表达了诗人胸怀广阔,虽历经世事却未曾感到疲惫。接着“壮思忘奔走”一句,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内心的豪情与自由追求,仿佛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了精神的归宿。

“对月卧吹箫,看花坐呼酒”,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诗人月下抚琴、花前饮酒的情景,既展现了生活的闲适与雅趣,也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欣赏。

“百年大造中,荣华易凋朽”,诗人在此反思人生的短暂与无常,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美好,同时也流露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我及少年日,托身在林薮”,回忆往昔,诗人曾隐居山林,远离尘嚣,寻找心灵的宁静与自由。这种经历不仅丰富了诗人的生活体验,也为他后来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常怀居山念,忆尔烟霞叟”,表达了诗人对山林生活的怀念以及对隐士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他对自然与超脱世俗生活的追求。

“独倚南窗前,长歌延伫久”,诗人独自倚窗,长歌当哭,表达了一种深沉的情感与对过去的追忆。

“兴发促扁舟,乘流下江口”,诗人兴起时,渴望乘舟游历,探索未知的世界,展现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云山忽过眼,僮仆立门候”,描绘了诗人出游归来,家中的僮仆已在门前等候的情景,体现了家庭的温馨与和谐。

“自恨归来迟,将言谢亲友”,诗人因归来太晚而感到遗憾,想要向亲友表达歉意,体现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细腻与真挚。

“怅望夕阳寒,白云远还岫”,诗人望着夕阳西下,白云飘散,心中充满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未来的期待,画面静谧而富有诗意。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个人情感的抒发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探讨,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一首充满哲思与情感的佳作。

收录诗词(21)

李质(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康山旧隐

老樵家住康山巅,别来回首今十年。

红尘汨没馀白发,欲寻旧隐归无缘。

绣衣仙人妙探玄,怜我老病思林泉。

笑驱六丁截坤轴,康山移置高台悬。

丹崖翠壁回翔鸾,寒藤古木含风蟾。

樵云径行涧底路,青苔白石溪溅溅。

苍松手植初齐眉,灵虬夭矫将参天。

云间数椽旧茅屋,至今风雨犹依然。

小桥当门度流水,窗扉倒影涵清涟。

雨馀风日问晴轩,林霏空翠飘兰荃。

平生知己二三友,相过不待相招延。

把书对弈坐终日,纶巾羽服沧洲仙。

杖藜扶衰一老年,采芝长入藤萝烟。

意行常与鹿为伴,兴来渴想杯如川。

某山某水钓游处,摩挲历历俱眼前。

乃知尘世等梦幻,百岁一枕槐根眠。

倘蒙圣恩赐归田,拟办布袜青行缠。

山中故人不遐弃,定有招我归来篇。

形式: 古风

题胡将军虞山秋猎图

虎头将军人中英,六年总制南州城。

蛮烟扫尽民安堵,闲来训练三厢兵。

是时天高秋色晶,元戎小队临郊坰。

出奇应变有成算,长围蹴踏虞山平。

挥戈日回羲和驭,饮马水落黄芦汀。

西猰逐兽奔流星,落羽电掣辽东鹰。

妖狐狡兔何足顾,等閒刺虎屠长鲸。

争誇得隽笳鼓清,抚剑叱吒风云生。

旌旗归来日未落,毛血满载驼峰腥。

分甘设宴享多士,雄吞直欲杯沧溟。

将军文武能兼并,十年从事天王征。

定功行赏协舆论,遐荒重镇须老成。

花村月夜犬不吠,闾阎歌颂腾欢声。

左参好事驰令名,题诗作画扬芳旌。

观风万一言采择,写入麒麟垂汗青。

形式: 古风

和刘三吾所寄

水馆曾留奉使槎,至今粉壁灿天葩。

题诗旋擘芭蕉叶,中酒常呼茉莉茶。

夜月半窗怀旧雨,春风一榻属谁家。

人生百岁青槐梦,莫向流年空自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过淮西山

长江天堑限西南,过客推篷酒半酣。

日出林扉晴作雾,雨馀烟树晚生岚。

八公草木今无恙,五老云松久不堪。

王气钟灵豪杰出,谁从年少识龙髯。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