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朱熹所作的《重过南塘吊徐一平先生》,通过“重过”二字,可以看出诗人对南塘以及故人徐一平先生的深厚情感。诗中运用了生动的自然景象来隐喻人事变迁,表达了对逝去时光和故人的怀念。
首句“不到南塘久,重来二十年”,开门见山,点明了时间跨度之长,二十年前的南塘之行与现在的重访形成对比,暗示了岁月的流逝和物是人非的感慨。
接着,“山如龟背厚,地与马鞍连”两句,以山形地势的描绘,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氛围,同时也寓含着对故人深沉的怀念。山的厚重与地的连绵,仿佛在诉说着历史的沉淀与延续。
“徐子旧书址,毛公新墓田”则直接指向了对故人的追忆。徐子和毛公,可能是诗人或其友人的名字,通过提及他们的旧居和新墓,诗人表达了对逝去友人的深切怀念,以及对时光无情流逝的感慨。
最后,“青松似相识,无语重凄然”一句,以青松的形象作为象征,既是对故人精神品质的赞美,也是对诗人内心情感的抒发。青松虽未言语,却仿佛理解了诗人的悲伤,共同沉浸在对往昔的回忆与哀思之中。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故人的追忆,展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和人事变迁的深刻思考,以及对逝去友情的深情缅怀。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富有哲理意味,体现了宋诗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