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澹山岩

起仰高山积有年,忽看岩窬锁云烟。

一尘不到非凡地,六月当知不暑天。

昔有秦人尝穴处,世从山谷始名传。

品题自古因人重,我谩邀僧煮石泉。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翻译

长久以来我仰望高山,忽然发现岩洞封锁了云雾缭绕的景象。
这里一尘不染,是个超凡脱俗的地方,即使在六月也能感受到清凉。
从前有个秦人曾在这里居住,洞穴因此闻名于世。
自古以来,名胜之地因人的赞美而更受重视,我随意邀请僧人煮山泉以品味此处的幽静。

注释

积有年:经过了很长时间。
岩窬:指岩石缝隙或洞穴。
非凡地:超凡脱俗的地方。
秦人:古代中国的一个朝代,这里泛指古人。
穴处:居住在洞穴中。
品题:品评、赞赏。
谩:随意、漫不经心。
石泉:山中的泉水。

鉴赏

这首宋代诗人留筠的《题澹山岩》描绘了一幅高山岩洞的清幽景象。首句"起仰高山积有年"表达了对山岩岁月沉淀的敬仰,次句"忽看岩窬锁云烟"则通过云雾缭绕,突显了岩洞的深邃与神秘。"一尘不到非凡地"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洁净和超凡,暗示着此地的宁静与脱俗。

"六月当知不暑天"点出即使在炎热的夏季,山岩内部依然清凉宜人,暗含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喜爱和赞美。"昔有秦人尝穴处"引入历史典故,增添了岩洞的历史感和文化意蕴,"世从山谷始名传"则表明了山岩因其独特而得以流传于世。

最后两句"品题自古因人重,我谩邀僧煮石泉",诗人以自己的行为——邀请僧人煮石泉,表达了对山岩风雅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欣赏,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历史的敬畏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6)

留筠(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秋光都似宦情薄,山色不如归兴浓。

形式: 押[冬]韵

九日

懒把黄花插满头,正缘老大见花羞。

年来颇恨儒冠误,好倩西风吹去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三月晦日

九十风光能有几,东风遽作远行人。

樽前莫惜今朝醉,明日莺声不是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三月晦日与邵石诸友閒游东园分得空字

韶光收拾太匆匆,眼底浮花一扫空。

留得数枝红药在,五更分付与东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