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顾次凤

笔端文字照千春,仙籍班联透几尘。

黄卷肯交同长物,白袍未信裹闲身。

至言落落常难合,俗眼悠悠少识真。

谁似江东顾夫子,月台对影只三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笔下的文字照亮千年岁月,仙人的名录上尘埃斑驳。
黄旧的书籍愿与有德者共度时光,白袍尚未信我身负重任。
深奥的言论往往难以迎合,世俗的眼光难以识别真理。
谁能像江东的顾先生,月下独影,唯有三人相伴。

注释

笔端:指作者的写作。
文字:指诗词或文章。
照:照亮。
千春:千年岁月。
仙籍:指仙人或高人的名录。
班联:排列有序的名录。
透:穿透。
几尘:少许尘埃,形容年代久远。
黄卷:泛黄的书卷。
肯交:愿意交往。
同长物:有共同志向的人。
白袍:古代读书人的服饰,象征清高。
未信:不相信自己。
裹闲身:束缚闲散的生活。
至言:深刻的言论。
落落:稀疏、罕见。
常难合:常常难以被接受。
俗眼:凡夫俗子的眼光。
悠悠:漫无目标。
识真:识别真正的价值。
江东:古地区名,这里指代顾先生。
顾夫子:对顾先生的尊称。
月台:月光下的平台,此处可能象征清静之地。
对影:只有自己的影子。
只三人:指顾先生和诗中的另外两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灼的作品,名为《次韵顾次凤》。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的高洁情操和超凡脱俗的情趣。

"笔端文字照千春,仙籍班联透几尘。"

这一句写出了诗人通过书写文字来表达自己超越世俗的思想感情,这些文字如同神仙名册般纯净,能够穿透世间的尘埃,展现出不染尘俗的高洁情操。

"黄卷肯交同长物,白袍未信裹闲身。"

这里诗人以黄卷比喻经典或是知识,以白袍自比,表达了他对知识的尊重和珍视,以及自己清净脱俗的生活状态。

"至言落落常难合,俗眼悠悠少识真。"

这一句则描绘了诗人对于真理之言的追求以及这种追求在世间的罕见,他用“至言”指代最高的道德或哲学真谛,而“俗眼”则代表着庸俗的人们,他们往往不能理解和认同这些高远的真理。

"谁似江东顾夫子,月台对影只三人。"

最后一句以历史上的顾夫子(即顾欢)为例,他与孔子、颜回并称,诗人借此表达了自己的孤独和超脱感,以及对于高洁友情的向往。在“月台对影”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一种超然物外的宁静氛围。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诗人的内心世界,展现了他追求知识、尊重传统文化,同时又保持独立人格和高洁情操的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218)

王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次韵答张乃直

才如北海岂云疏,局促从来笑腐儒。

只作文章希屈马,不将门户敌崔卢。

公车奏议三千牍,京洛风尘十二衢。

回首知君几多恨,肯甘华发老江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呈陈崇青求娱亲堂三大字(其一)

椒柏浮觥盘列辛,今年春晚去年春。

五侯门下正多事,九老图中只一人。

健笔横飞鸾体态,童颜长鍊鹤精神。

会看天上丝纶下,卫武还朝秉国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呈陈崇青求娱亲堂三大字(其二)

宵人有母鬓如银,夜半丸熊诲子频。

幸窃斗升为侍养,敢言科第止荣身。

小堂欲作娱亲扁,纯孝谁推锡类仁。

乞取先生三大字,要崇风教厉乡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呈陈崇青求娱亲堂三大字(其三)

自挂衣冠神武门,依然恋阙赤心存。

清高寄兴太湖石,盘礴行吟独乐园。

胜日过从无杂客,清宵侍坐有来孙。

风神筋力新逾健,山色长青对寿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