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汉州西湖

高流缠峻隅,城下缅丘墟。

决渠信浩荡,潭岛成江湖。

结宇依回渚,水中信可居。

三伏气不蒸,四达暑自徂。

同人千里驾,邻国五马车。

月出共登舟,风生随所如。

举麾指极浦,欲极更盘纡。

缭绕各殊致,夜尽情有馀。

遭乱意不开,即理还暂祛。

安得长晤语,使我忧更除。

形式: 古风

翻译

高洁之士栖息在险峻的角落,城下是废墟遗迹。
开凿渠道任其流淌,潭岛因此成为湖泊和江河。
房屋建造在弯曲的水边,水中生活确实适宜。
即使三伏酷暑,四周的热气也能散去。
朋友千里迢迢驾车而来,邻国之人乘坐五马车来访。
月升之时,我们一同乘船出行,任凭风吹向何处。
挥舞旗帜指向遥远的海滨,想去更远的地方还需曲折前行。
环绕的景色各具特色,夜晚尽显余韵。
身处乱世心情压抑,但道理又让我暂时舒缓。
如何能长久交谈,让我的忧虑得以消除。

注释

峻隅:险峻的角落。
缅丘墟:废墟遗迹。
决渠:开凿的渠道。
浩荡:水流畅快。
结宇:建造房屋。
回渚:弯曲的水边。
三伏:夏季最热的三个月。
暑自徂:暑气消散。
同人:志同道合的人。
极浦:遥远的海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风光画面,通过对汉州西湖景色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房琯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和热爱。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生动,充分展示了唐代诗人的高超艺术造诣。

首句“高流缠峻隅,城下缅丘墟”通过对山水地形的描绘,展现出西湖周遭的地理特征,给人以雄伟、险峻之感。接下来,“决渠信浩荡,潭岛成江湖”则展示了水流的壮观和湖泊的辽阔,诗人通过“决渠”的用词,传达出水势的强大与奔放。

中间部分,“结宇依回渚,水中信可居”表达了诗人对水边生活的向往,而“三伏气不蒸,四达暑自徂”则描绘了一种清凉宜人的夏日景象。紧接着,“同人千里驾,邻国五马车”写出了友人远来相会和邻国交流的热闹场面。

“月出共登舟,风生随所如”则是夜晚乘船赏月,感受微风拂面的惬意情境。末尾两句,“举麾指极浦,欲极更盘纡”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无限向往和探索,而“缭绕各殊致,夜尽情有馀”则透露出一丝难以言表的情感余味。

最后四句,“遭乱意不开,即理还暂祛。安得长晤语,使我忧更除”显露了诗人在动荡不安的时局中寻找内心的平静,以及对和谐、美好的渴望。这部分内容也反映出诗人的情感深度和哲理思考。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汉州西湖的自然风光,更通过诗人细腻的情感表达,传递了一种超越时空的生命体验。

收录诗词(1)

房琯(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朝宰相,正谏大夫房融之子。弘文生出身,历任校书郎、冯翊县尉、卢氏县令、监察御史、睦州司户、主客员外郎、主客郎中、给事中、宜春太守、太子左庶子、刑部侍郎,赐爵漳南县男。杜甫在罢相后数次上书皇帝,为辩护,结果遭到贬官,后留有《得房公池鹅》、《别房太尉墓》等诗篇

  • 字:次律
  • 籍贯:河南(今河南偃师)
  • 生卒年:697年-763年

相关古诗词

谪南海过始兴广胜寺果上人房

零落嗟残命,萧条托胜因。

方烧三界火,遽洗六情尘。

隔岭天花发,凌空月殿新。

谁令乡国梦,终此学分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酬窦大闲居见寄

来自三湘到五溪,青枫无树不猿啼。

名惭竹使宦情少,路隔桃源归思迷。

鵩鸟赋成知性命,鲤鱼书至恨暌携。

烦君强著潘年比,骑省风流讵可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与何光远赠荅诗(其一)

檐上檐前燕语新,花开柳发自伤神。

谁能将我相思意,说与江隈解佩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与何光远赠荅诗(其二)

坐久风吹绿绮寒,九天月照水精盘。

不思却返沈潜去,为惜春光一夜欢。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