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邓汝高进士还朝(其二)

柳色催离况,椒花恋别筵。

梦繁人去后,春到客行先。

挂席河通楚,驱车路向燕。

相思明月夜,惆怅隔山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的情景,充满了离愁别绪与对未来的憧憬。首句“柳色催离况”,以柳树的绿意盎然反衬出离别的哀伤,柳树在春风中摇曳,仿佛在催促着分别的到来。接着,“椒花恋别筵”一句,通过比喻,将离别的宴席比作被椒花所恋,形象地表达了宴会中的不舍之情。

“梦繁人去后”,诗人想象别后的情景,梦境纷繁,人已离去,留下的是无尽的思念。“春到客行先”,春天到来时,客人已经远行,暗示时间的流逝与离别的无奈。这两句通过时空的对比,强化了离别的主题。

“挂席河通楚,驱车路向燕”,描述了送别的方式和方向,船只在长江上航行,车辆驶向燕地,展现了送别场景的广阔与离别的必然性。最后,“相思明月夜,惆怅隔山川”两句,将情感推向高潮,无论是在明亮的月夜还是隔着山川,思念之情都难以割舍,表达了深深的离愁与对未来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送别时的复杂心情,既有离别的哀愁,也有对未来的憧憬,是明代送别诗中的佳作。

收录诗词(1649)

徐熥(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游通谷洞

小径斜通谷,跻攀及晚晴。

草荒寻鸟道,磴险作蛇行。

暮色千峰合,春流一镜平。

石间旧题刻,半是紫苔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登乌石山

绝巘分青霭,高台接绛霄。

钟声多近寺,墨迹半前朝。

径小疑藏洞,山穷忽遇桥。

凭栏时纵目,沧海望中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同微师至面壁洞

竹径云阴乱,松门夜色虚。

佛多同客礼,洞半借僧居。

幡动风来后,钟残月上初。

何须别栖隐,此地即吾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题惟扬弟法云寺书舍

谁知菩萨界,亦有子云居。

厨趁僧炊后,膏分佛照馀。

窗窥施食鸟,笥窜蠹经鱼。

方衲时相叩,秖应来借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