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谢韶石公祖平平远寇

频年溪峒诧黔盘,深阻分剺道未难。

山谷几时烦聚米,王师此日胜皋兰。

夕阳京观村村寂,落月荒燐处处看。

晏堵有歌来衅甲,从今草木也知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杨闱所作的《贺谢韶石公祖平平远寇》。诗中描绘了谢韶石公在平定远方敌寇后的情景,展现了战争胜利后的宁静与和平。

首联“频年溪峒诧黔盘,深阻分剺道未难”描述了过去几年里,溪峒地区(泛指西南边疆)的战事频仍,黔盘(可能是指地名或象征性的表述)的敌人难以被彻底清除,但谢韶石公凭借智慧和勇气,克服重重困难,开辟道路,为最终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颔联“山谷几时烦聚米,王师此日胜皋兰”运用了聚米战术的典故,暗示谢韶石公在战略上巧妙布局,如同古代兵法家一样,通过智谋而非单纯的武力征服敌人。同时,“王师”代表朝廷军队,“胜皋兰”则借用了历史上的胜利战役,表达了这次战斗的辉煌成果。

颈联“夕阳京观村村寂,落月荒燐处处看”描绘了战争结束后,夕阳下的村庄一片寂静,只有零星的火光在夜色中闪烁,象征着战争的残酷与和平的宝贵。这里使用了“京观”这一历史术语,指的是战争结束后堆积的敌方尸体,以此表现战争的惨烈。

尾联“晏堵有歌来衅甲,从今草木也知韩”表达了战争结束后的喜悦与和平的来临。即使是在最平凡的生活中,人们也能感受到胜利的喜悦,连草木似乎都懂得了韩(韩信,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意味着和平与胜利的消息已经深入人心,影响广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战争与和平的对比,展现了谢韶石公的卓越军事才能以及战争对人民生活的影响,同时也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与珍惜。

收录诗词(7)

杨闱(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程乡僧之京请藏

螭头乞法念如焚,春雨满天一锡分。

谁信唐魔迷道易,不辞汉使获书勤。

蒲团夜渡黄河月,贝叶朝承紫阙云。

归坐百花洲上演,三车分与老龙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浮春涘花舟

海上花客摇花柁,载得盆葩三百朵。

几根寸竹何萧疏,数个矮松多磥砢。

罗汉头将金剪修,杨妃足把香泥裹。

主客平分五六株,急诔花神呼白堕。

有人皤鬓号高阳,范园谈噱如刘跛。

斟茶细嚼黄龙芽,尝新屡索昆仑果。

所嗟花事正躝跚,青帝长门今欲锁。

栽云种露总明年,四月岩春迟似我。

花客收花笑别予,拣馀亦胜閒瓜果。

松长犹能结阵阴,竹高堪作约书笴。

不知上苑留不留,明朝准发长安舸。

形式: 古风 押[哿]韵

游崇光岩

策杖寻幽壑,缘萝过断厓。

蜗文新羽麈,鹤迹破芒鞋。

护璧云容懒,流花涧韵埋。

蓬庵谈老衲,因赋水松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佳]韵

游牛首山(其一)

鹿苑遥侵梦,鸡声早唤游。

出门星挂柳,入路雨横丘。

农鼓回溪剩,村炊远树留。

喜于曾曲里,一杖系青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