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池阳所居

黄尘初起此留连,火耨刀耕六七年。

雨夜老农伤水旱,雪晴渔父共舟船。

已悲世乱身须去,肯愧途危迹屡迁。

却是九华山有意,列行相送到江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离别之情和对自然环境的依恋。黄尘初起,表明季节已经转换,应该是指春末或秋初,此时作者有留恋之情,但又不得不离开。这火耨刀耕六七年,可见作者在这片土地上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和时间,也透露出一种对劳作成果的依恋。

雨夜老农伤水旱,雪晴渔父共舟船,则是描写了自然环境中的农事景象。老农在雨夜担忧干旱,渔父在雪晴中与作者同乘一船,这些都是对自然生活的依恋和不舍。

已悲世乱身须去,肯愧途危迹屡迁,则表达了作者面对乱世不得不离开的无奈之情。已经感受到世道混乱,个人也必须离去,但又感到羞愧,因为自己的脚步在危险的道路上来回。

却是九华山有意,列行相送到江边,是诗歌的高潮部分。九华山成为了作者和朋友们依依惜别的地方,他们一路相送,直至江边。这不仅展示了自然景观的美丽,也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

总体来说,这是一首充满离愁和对自然之美赞美的诗歌。通过对土地、劳动、自然环境以及人际关系的描绘,作者表达了一种深沉的情感,以及面对离别时的心情交战。

收录诗词(507)

罗隐(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 字:昭谏
  • 籍贯: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
  • 生卒年:833-909

相关古诗词

即事中元甲子

三秦流血已成川,塞上黄云战马閒。

只有羸兵填渭水,终无奇事出商山。

田园已没红尘内,弟侄相逢白刃间。

惆怅翠华犹未返,泪痕空滴剑文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县斋秋晚酬友人朱瓒见寄

中和节后捧琼瑰,坐读行吟数月来。

只叹雕龙方擅价,不知赪尾竟空回。

千枝白露陶潜柳,百尺黄金郭隗台。

惆怅报君无玉案,水天东望一裴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岐王宅

朱邸平台隔禁闱,贵游陈迹尚依稀。

云低雍畤祈年去,雨细长杨从猎归。

申白宾朋传道义,应刘文彩寄音徽。

承平旧物惟君尽,犹写雕鞍伴六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投所思

憔悴长安何所为,旅魂穷命自相疑。

满川碧嶂无归日,一榻红尘有泪时。

雕琢只应劳郢匠,膏肓终恐误秦医。

浮生七十今三十,从此悽惶未可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