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章别李元中宣德

旧闻诸李隐龙眠,伯时已老元中少。

一行作吏各天涯,故人落落疏星晓。

西山影里识君面,碧照章江眸子瞭。

向来问道渺多歧,只今领略归玄妙。

老凤垂头噤不语,古木槎枒噪春鸟。

身在幕府心江湖,左胥右律但坐啸。

第愁一叶钓鱼舟,不容七尺堂堂表。

我今归卧灵谷云,君应紫禁莺花绕。

相思有梦到茅斋,细雨青灯坐林杪。

形式: 古风

翻译

昔日听说李隐龙眠,伯时年迈而元中少年。
各自为官天各一方,老友稀疏如晓星点点。
在西山余晖中辨识你的容颜,碧绿的目光照亮章江两岸。
过去寻求道途多歧路,如今领悟归于至简至妙。
老凤低首沉默无言,古木间春鸟鸣叫嘈杂。
身处官场心系江湖,左丞右尉只管清啸。
忧虑一叶小舟承载不起,无法展现七尺男儿的豪情。
我如今归隐灵谷云间,你应仍在北京宫廷莺花环绕。
思念之情化为梦境,茅舍静夜青灯伴林梢。

注释

李隐:古人名。
龙眠:地名,可能指龙眠山。
伯时:古人名。
元中:古人名。
天涯:形容距离遥远。
落落:稀疏、零落。
眸子:眼睛。
渺多歧:道路众多,难以抉择。
玄妙:深奥微妙的道理。
垂头:低头不语。
槎枒:树木错杂的样子。
幕府:古代官署。
左胥右律:官职名,左右辅佐官员。
堂堂:形容仪表堂堂或壮丽。
灵谷云:隐居之地,灵谷云雾缭绕。
紫禁:皇宫。
莺花:春天的鸟语花香。
茅斋:简陋的草屋。
林杪:树林的顶端。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谢逸所作的《豫章别李元中宣德》,表达了诗人与友人李元中在宣德年间分别时的情感和对未来的想象。首句“旧闻诸李隐龙眠”暗示了李氏家族的名声和隐逸之风,接着写到李元中年事已高,而自己则相对年轻,两人仕途各异,如同稀疏的星辰。诗人回忆与朋友在西山下重逢的情景,感叹时光流转,昔日的疑问如今有了深刻的领悟。

接下来,诗人以“老凤垂头噤不语,古木槎枒噪春鸟”描绘了静寂而略带哀伤的氛围,表达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诗人身处幕府却心系江湖,只能发出啸声,暗含无奈。他担忧自己的才华无法得到充分展现,就像那条小舟难以承载大志。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自己将归隐山林,而朋友仍将在繁华的宫廷中度过。他们虽相隔遥远,但心中相思之情通过梦境相连,即使在风雨之夜,也能在青灯下细数思念。整首诗情感真挚,寓言深刻,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和对人生境遇的感慨。

收录诗词(317)

谢逸(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文学家,江西诗派二十五法嗣之一。与其从弟谢薖并称“临川二谢”。与饶节、汪革、谢薖并称为“江西诗派临川四才子”。曾写过300首咏蝶诗,人称“谢蝴蝶”

  • 字:无逸
  • 号:溪堂
  • 籍贯:宋代临川城南(今属江西省抚州市)
  • 生卒年:1068-1113

相关古诗词

题雪峰如藏主水月图

千江有月一一同,一月普现千江影。

谓一为月影非实,影既非实月何有。

是一即千千即一,水月究竟无实相。

随见有月月在水,亦无究竟非实者。

譬如观音妙色身,对物而见千臂眼。

于是千臂千眼中,何者为正何独非。

菩萨一体作一用,千体同是无剩法。

此水此月亦复然,照用齐行一无欠。

俯不见月仰亦无,千月阙一固不可。

上人此庵憩瓶锡,终日宴坐常湛然。

散一为千弥六虚,摄千归一不盈寸。

我知上人环堵中,能广能狭能方圆。

空诸所有何必然,作是见者名邪见。

形式: 古风

耿耿一寸心,不能去庭闱。

形式: 押[微]韵

有书来进御,无语不关农。

形式: 押[冬]韵

题椿桂堂

诗礼栽陪岁月深,流芳到此见天心。

桂枝竞秀椿难老,宽占堂前十亩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