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宋朝皇帝赵佶所作,名为《宣和元年九月十二日赐宴联句》。赵佶不仅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也是一位著名的书画家与金石学家。此诗描绘了秋季的自然美景与宴会的欢乐氛围,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以及对国家太平盛世的喜悦之情。
首句“桂子三秋七里香”以桂花作为切入点,描绘了秋季桂花盛开,香气四溢的景象。桂花在秋天开放,其香气能飘散很远,故有“七里香”的美誉。这句诗通过桂花的香气,营造出一种清新高雅的氛围,象征着秋季的美好与丰收。
接着,“麦云九夏两岐秀”转而描绘夏季小麦成熟时的景象。麦云在这里比喻成熟的麦穗如同云朵般密集,而“两岐秀”则形容小麦穗上两行麦粒的美丽,展现出夏季丰收的壮观景象。这两句诗通过对比春夏两季的不同景色,表达了对大自然四季更替的赞美。
“鸡舌五年千载枣”这一句则以鸡舌枣为喻,鸡舌枣是一种珍贵的水果,以其味道甜美、香气独特著称。这里用“五年千载”来形容鸡舌枣的珍贵与稀有,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长久与历史的深远。这句诗通过鸡舌枣的描述,进一步丰富了诗歌的意象,增添了历史与文化的深度。
“菊英九日万龄黄”则将目光转向秋季的菊花。菊花在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盛开,其颜色金黄,寓意长寿与吉祥。这里用“万龄黄”来形容菊花的金黄色泽,既表现了菊花的美丽,也寄托了对长寿与吉祥的祝愿。
后半部分“君臣燕衎升平际,属句论文乐未央”则转入对宴会的描写。在国家太平盛世之际,君臣一同宴饮,吟诗作对,享受着无尽的欢乐。这里的“燕衎”指的是宴饮之乐,“升平”则指国家的繁荣稳定。“属句论文”则表明了文人之间的交流与切磋,体现了宋代文人社会的风雅与和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对国家繁荣的喜悦以及对文人雅集的向往,是一首充满诗意与文化韵味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