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鸿禧叙别二首(其二)

别有金丹简且真,不烦火候不劳神。

自知自信融融乐,无虑无营盎盎春。

天地游心元广大,风云入句更精神。

我将归去偿兹愿,溪上相逢只幅巾。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袁甫所作的《魏鸿禧叙别二首(其二)》。袁甫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对金丹修炼的独特见解和生活态度。首句“别有金丹简且真”暗示了他对某种内在修养或哲学追求的理解,认为它无需繁琐的仪式,只需内心的纯净与坚定。

接下来,“不烦火候不劳神”进一步强调这种修炼的轻松自在,无需外在的艰苦修炼,而是注重内心的平静与调养。“自知自信融融乐,无虑无营盎盎春”描绘出一种内心充满喜悦,无忧无虑,如同春天般生机盎然的生活状态。

“天地游心元广大,风云入句更精神”则展现出诗人豁达的心胸,他的思绪如天地般广阔,笔下的文字充满活力,富有灵感。最后两句“我将归去偿兹愿,溪上相逢只幅巾”表达出诗人对未来归隐生活的向往,期待在自然环境中与朋友相遇,生活简单而自在。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含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向往,以及对友情的珍视,语言质朴,意境深远。

收录诗词(130)

袁甫(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魏鸿禧叙别二首(其一)

世间万事尽筌蹄,尘外工夫好者希。

大道精通元自在,旁门浅陋谩多岐。

六年铁冶劳经画,九转金丹默受持。

归去小溪溪上坐,要求消息在婴儿。

形式: 古风

分题得莫氏荷池

我老贫无居,借宅横水北。

轩窗五月凉,四面绕脩竹。

方塘贮清泉,绿净荫湖目。

初疑青钱小,稍展圆盖绿。

红妆出菡萏,敛萼似羞缩。

清晨露华滋,掩苒耀容服。

风来香十里,雨过珠百斛。

全家在清凉,衾枕有馀馥。

吾师老瞿昙,六入渐驱逐。

尘嚣化五浊,热恼变三伏。

食实餐其根,对案何用肉。

形式: 古风

见牡丹呈诸友

从来洛花天下最,姚黄魏紫尤奇异。

坐令百花失颜色,唤作国香谁是对。

十年之前来新安,阅尽妖娆兴欲兰。

晚得一枝睡露蝉,分明好似画中看。

人世匆匆驹过隙,重游正值春三月。

园丁折得数般来,旋买瓷瓶谩成列。

殷红照日更嫣然,轻素含风玉色鲜。

中有杨妃曾一捻,咄哉尤物累天全。

我今褰帷问疾苦,皇华那受妖花污。

掷置道旁何足惜,亦如佞人吾所恶。

顿使心胸和且平,况闻麦陇香气腾。

处处一犁春雨足,家家合掌庆丰登。

形式: 古风

石松子

壳坚于石,色白于雪。仁在其中,香味清绝。

况之松子,格韵度越。庭前柏树,视此亦劣。

松柏著土,其子乃结。此仁无根,更何所著。

松柏有种,有枯有活。此仁无种,生生不灭。

天不能灾,人不能伐。

吾欲令此仁普遍广博,吾欲令此仁取之不竭。

家家具足,可采可撷。人人圆成,可咀可嚼。

初无奥旨,亦无秘诀。不假思量,何劳论说。

个中浑全,了无分别。仰见高山兮,石洞之穴。

俯此清泉兮,万古不涸。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