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登山兴尽早宜归,况是东风送客时。
只有临清台下水,怪人来此不留诗。
这首诗《临清台(其二)》由金末元初时期的诗人李俊民所作,通过对临清台及其周围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感慨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深思。
首句“登山兴尽早宜归”,诗人以登山为引子,表达了一种早归的意趣,暗示了对山中景色的喜爱与留恋,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时间的敏感和珍惜。接下来,“况是东风送客时”,进一步点明了季节与氛围,东风不仅带来了温暖的气息,也象征着离别与送行,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别离感。
“只有临清台下水,怪人来此不留诗”这两句则将笔触转向了临清台下的流水,通过“怪”字,赋予了流水以人的性格,仿佛在责怪诗人未能在此留下诗篇,强调了临清台及其景色的独特魅力与诗人的遗憾之情。整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观的同时,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展现出一种深邃的哲理思考,即面对美好事物的短暂与易逝,人们应如何珍惜与记录。
综上所述,《临清台(其二)》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对人生短暂与珍贵的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不详
(1176~1260)或(1175~1260)字用章,泽州晋城(今属山西晋城)人。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之后。年幼时,勤于经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学。承安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弃官教授乡里,隐居嵩山,元政府泽州长官段直从河南嵩山迎回任泽州教授,长期在泽州大阳生活教学。金亡后,忽必烈召之不出,卒谥庄靖。能诗文,其诗感伤时世动乱,颇多幽愤之音。有《庄靖集》
杖藜重到古招提,硖石云深一径迷。
不见同来旧时伴,怕看双翠壁閒题。
芳草原头一望空,村南村北落花风。
可怜当日堆钱屋,寂寂无人晚照中。
数仞墙围石作基,几年风雨长苔衣。
英雄地迫难为计,血汗游魂不得归。
采遍山城草木芽,百年老树尽枯槎。
眼前多少闲田地,雨后春耕有几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