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郢州白雪楼

白雪楼中一望乡,青山蔟蔟水茫茫。

朝来渡口逢京使,说道烟尘近洛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翻译

在白雪皑皑的楼阁上远眺,只见故乡的方向群山簇拥,水面茫茫。
早晨在渡口遇到进京的使者,他告诉我战乱的消息已接近洛阳。

注释

白雪楼:指雪景中的高楼,可能是诗人的居所或观景之地。
蔟蔟:形容密集、丛生的样子,这里指山峦密集。
水茫茫:形容水面辽阔无边,看不清远方。
朝来:早上,朝指的是早晨。
渡口:河流交接的地方,供船只停靠,人们过渡的地方。
京使:前往京城的使者,可能传递政令或消息。
烟尘:这里暗指战争或动乱的迹象。
近洛阳:指战乱的消息靠近或影响到了洛阳,洛阳是当时的都城或重要城市。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白雪楼上眺望家乡的景象,透露出一丝思念之情。开篇“白雪楼中一望乡”,便设定了一种高远而孤寂的情境,白雪楼似是诗人仰望家乡的一处高地。"青山蔟蔟水茫茫"则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强化了这种情感,青山连绵,水天一色,都在映衬着远方家乡的模糊与渺茫。

接着,“朝来渡口逢京使”,诗人在清晨的渡口邂逅了一位来自京城的使者,这个情节为诗增添了动静。"道说烟尘近洛阳"中,京使的话语令诗人的思乡之心更加迫切。洛阳城内是否平安,家人是否健在,这些问题如同战火硝烟般紧逼而来,让诗人的心绪随着使者的叙述而摇摆。

总体而言,此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和对京城消息的关注,表达了诗人对于远方家乡深深的情感与牵挂。这种情感在平淡的语言中流露出来,显得既真挚又不失优雅,是唐代文学特色之一。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禽虫十二章(其一)

燕违戊己鹊避岁,兹事因何羽族知。

疑有凤凰颁鸟历,一时一日不参差。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禽虫十二章(其二)

水中科斗长成蛙,林下桑虫老作蛾。

蛙跳蛾舞仰头笑,焉用鹍鹏鳞羽多。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禽虫十二章(其三)

江鱼群从称妻妾,塞雁联行号弟兄。

但恐世间真眷属,亲疏亦是强为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禽虫十二章(其四)

蚕老茧成不庇身,蜂饥蜜熟属他人。

须知年老忧家者,恐是二虫虚苦辛。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