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四首(其三)

朔风吹寒脱繁木,石溜潺潺出空谷。

荒村野店少人行,独有寒梅照寒渌。

玉质灿灿无纤埃,春风不来花自开。

平生清苦能自守,焉肯改色趋樽缶?

我与梅花颇同调,相见相忘时索笑。

冰霜岁晚愈精神,不比繁华易凋耗。

长安多少骑马郎,寻芳竞集桃李场。

东家买酒西家尝,引得世间蜂蝶忙。

形式: 古风

翻译

北风吹过,驱散了繁茂的树木,石缝中的流水声在空旷山谷中回荡。
荒凉的村庄和野外小店行人稀少,只有寒冷的梅花映照着寒冷的绿水。
梅花质地洁白无瑕,即使没有春风,它也会独自绽放。
一生清苦,却能坚守自我,怎肯为了酒杯改变颜色?
我和梅花的品格相似,相见时无需多言,只需微笑共赏。
寒冬腊月,梅花更加精神抖擞,不像那些繁华容易凋谢。
长安城里的公子们,骑马游走,争相聚集在桃花李花盛开的地方。
东家买酒,西家品尝,引来世间的蜜蜂蝴蝶忙碌穿梭。

注释

朔风:北方的冷风。
繁木:茂盛的树木。
石溜:石缝中的流水。
空谷:空旷的山谷。
寒梅:寒冷季节开放的梅花。
寒渌:寒冷的绿水。
玉质:如玉的质地。
纤埃:细微的尘埃。
改色:改变颜色。
樽缶:酒杯。
颇同调:非常相似。
索笑:寻求欢笑。
冰霜岁晚:寒冬腊月。
精神:精神焕发。
繁华:繁华景象。
凋耗:凋谢。
骑马郎:骑马的青年。
桃李场:桃花李花盛开的地方。
蜂蝶忙:蜜蜂和蝴蝶忙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冬季严寒中梅花独自绽放的景象,以及诗人对梅花品格的赞赏。首句“朔风吹寒脱繁木”写出了北风凛冽,树木凋零,而梅花却在这样的环境下傲然挺立。接着,“石溜潺潺出空谷”以流水声衬托山谷的寂静,更显梅花的孤独与坚韧。

“荒村野店少人行,独有寒梅照寒渌”进一步强调了梅花在人迹罕至之处的孤寂,但它的存在却如同照亮寒冷溪流的明灯。诗人赞美梅花“玉质灿灿无纤埃,春风不来花自开”,形容其洁白无瑕,即使没有春风相助,也能独立绽放。

“平生清苦能自守,焉肯改色趋樽缶?”表达了梅花坚守自我,不随世俗变迁的高洁品质,不愿为了迎合他人而改变颜色。诗人以梅花自比,表示自己也有相似的品性。

最后两句“我与梅花颇同调,相见相忘时索笑”表明诗人与梅花心有灵犀,即使默默无言,也能互相理解。梅花在寒冬中愈发精神,象征着诗人坚韧不屈的精神风貌,不同于春天的桃李容易凋谢。

诗的结尾通过对比长安骑马郎们的浮华行为,反衬梅花的淡泊和不易凋零,表达了诗人对高尚品格的追求和对世俗风气的批判。整体而言,这是一首借物喻人的佳作,赞美了梅花的高洁和诗人自身的坚贞。

收录诗词(712)

王冕(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梅花四首(其四)

昔年曾踏西湖路,巢居阁上春无数。

雪晴月白最精神,玛瑙坡前第三树。

虬枝屈铁交碧苔,疏花暖迸珍珠胎。

初疑群仙下寥廓,琼珰玉佩行瑶台。

又疑幽人在空谷,满面清霜鬓华绿。

迎风冷笑桃杏花,红紫纷纷太粗俗。

今年来看秦淮水,路隔西湖一千里。

草堂上是白云窝,夜半松风唤予起。

青山隔世无游尘,云根粉壁光如银。

长啸一声月入户,孤山处士来相亲。

江南梅花自有主,休问当年何水部。

山僧对我默无语,柏子无风堕青雨。

形式: 古风

梅花易洞为胡伏臣赋

梅花拥林屋,潇洒极静深。

清风散余香,皓月登虚阴。

中有学古人,坐窥天地心。

神机一感动,妙化不可寻。

持诚问先民,羲皇有馀音。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猕猴

猕猴本兽属,野性殊不常。

俄然脱秽垢,冠盖儒衣裳。

敛丑著面具,向人舞郭郎。

跳踉媚小儿,寸得梨枣尝。

假彼草木味,换此虮虱肠。

终然匪我类,教养徒自伤。

不如夺衣巾,弃置山野傍。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猛虎行

去年江北多飞蟊,今日江南多猛虎。

白日咆哮作队行,人家不敢开门户。

长林大谷风飕飕,四郊食尽耕田牛。

残膏剩骨委丘壑,髑髅啸雨无人收。

老乌衔肠上枯树,仰天乌乌为谁诉?

逋逃茫茫不见归,归来又苦无家住。

老翁老妇相对哭,布被多年不成幅。

天明起火无粒粟,那更打门苛政酷。

折䯠败肘无全民,我欲具陈难具陈。

纵使移家向廛市,破獍猰貐暄成群。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