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陈恭尹所作,名为《进帆石门怀古》。诗中描绘了春天到来,景色逐渐温暖,乘舟出行,沿途的美景令人赏心悦目。诗人怀揣着对过去岁月的感慨,对当今世界的感叹,通过自然景观的变化,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深刻思考。
诗中提到“平陂互倚伏”,意指平地与山丘相互映衬,暗示着历史的起伏变化。接着,“今古如宵旦”则以昼夜比喻古今的更替,强调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诗人回忆起早年游览石门的经历,感叹那里的风光如今已有所不同,体现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
“积峡启奔流,平沙衍高岸”描绘了水流湍急的峡谷和广阔平坦的沙滩,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景象。诗人乘舟前行,风帆在疾风中回旋,船桨划过水面,激起的水花散开,象征着人生的起伏不定。云彩随风卷舒,大雁南飞,这些自然现象引发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思。
最后,诗人感慨于生命的短暂与不朽之间的矛盾,认为虽然金石也会销烂,但人生的价值在于追求不朽,如同那些英名流传于西汉时代的楼船人一样。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时间和生命深刻的理解与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