者海铅厂三首(其三)

龟甬边炉宿,煤丁倚石炊。

妻儿閒待养,乔罐死犹随。

物力秪斯数,生涯能几时。

年年南北运,不见穷山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铅厂工人艰苦的生活状态,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他们的辛劳与坚韧。首句“龟钮边炉宿,煤丁倚石炊”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铅厂工人在野外生火做饭的场景,形象地展示了他们劳动环境的艰苦。接着,“妻儿闲待养,乔罐死犹随”一句,通过家庭成员的陪伴和牺牲,进一步凸显了工人们为了生活而付出的巨大代价。后两句“物力祗斯数,生涯能几时”表达了对物质生活的无奈和对生命短暂的感慨。最后,“年年南北运,不见穷山悲”则揭示了工人们常年奔波劳碌,却难以摆脱贫困的命运,流露出对社会不公的深深忧虑。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深刻反映了清代铅厂工人生活的艰辛与不易。

收录诗词(243)

郑珍(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道光十七年举人,选荔波县训导。咸丰间告归。同治初补江苏知县,未行而卒。学宗许郑,精通文字音韵之学,熟悉古代宫室冠服制度。有《礼仪私笺》、《轮舆私笺》、《说文新附考》、《巢经巢经说》、《巢经巢集》等

  • 字:子尹
  • 号:柴翁
  • 籍贯:贵州遵义
  • 生卒年:1806—1864

相关古诗词

厂山晚望

天青凉凉山暮环,馀映未尽血殷殷。

碧云四合旷无底,白鸟一双归正閒。

雪岭寒光荡东爨,夜郎远影连西蛮。

荒冈插脚竟何事,风土岁时俱可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送黎子元恺舅自平夷归里

送公远至双穗桥,白云不动心飘摇。

仰天挥手一长叹,万山无语风萧萧。

时难不作十全计,要公归家相料理。

我宁饥饿不出门,若负此心有如水。

形式: 古风

中秋饮韩仲山锡学博官舍

韩博士家多美竹,孔宣公宅有高楼。

荒城胜赏无他去,此夕清狂可自由。

著我楼头看皓月,借君竹下过中秋。

衔杯却忆巴陵夜,一点团山万里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寄答莫五

南北二万里,得归便可喜。

止当看山来,名心淡如洗。

君才不一世,群心有窃比。

水母目濛濛,焉识长鲸事。

何必说高言,不入里人耳。

自非此病药,固让溲勃使。

且吾观古贤,谁能不骳骪。

金待百鍊柔,木要九枸美。

安知屡摧坐,学问不在此。

迩来吴桥上,槴尘光玼玼。

左对而右弄,弟妹绕肩背。

朝会小斋食,夜温北堂被。

闲来拥寒毡,铅椠伴针黹。

富贵诚无权,兹岂不足恃。

俗儿那可道,追膻若奔蚁。

神血先未凝,尸虫食其髓。

可怜负当年,赢作昏昏鬼。

念此耸毛骨,百年固无几。

父母七尺躯,责备塞天地。

区区一科目,真不与荣靡。

我今老复懒,负贱不自耻。

澜浪适平夷,半载绊盐米。

叔夜本无虱,把搔不自已。

数月断家书,乡梦乱难理。

未识今年秋,溪田有收否。

又未识家人,御冬作何计。

阿卯出门时,论语读数纸。

至今知所诵,曾否到孟子。

悠悠我之思,肠中转轮似。

如何接君书,亦复穷尔尔。

下无缝裤襦,上无奉甘旨。

吾侪傥定穷,理也奈何彼。

子贫且在家,我贫更客里。

客里贫转甚,春衣今未褫。

日夕数来店,弟辈默以傒。

拟得一个来,兹事有人庀。

依然满箧书,随渡乌盘水。

携手慰离索,一笑愁城圮。

翻瓮饱黄齑,冷寻红叶寺。

更当出秘籍,共读梅花底。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