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怀嵩楼》由宋代诗人常安民所作,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处境的无奈与感慨。
首句“当年谩作嵩山想”,诗人回忆起过去,曾梦想着像古人一样隐居于嵩山,追求心灵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然而,“末路难回瘴海身”,转折点在于诗人最终未能实现这一理想,而是被命运驱使,身陷困境,无法回头。这里的“瘴海”比喻恶劣的环境或艰难的生活状态,暗示了诗人现实生活的不如意。
接下来,“斜日西风总如昨”,描绘了一幅夕阳西下、秋风吹拂的画面,虽然时间在流逝,但这种景象仿佛依旧如初,暗含着诗人对时光易逝、世事无常的感慨。而“风流只欠倚栏人”,则表达了诗人对某种美好情感的渴望,似乎是在说,如果能有一个人陪伴在身边,欣赏这斜阳西风的美景,那将是一种难得的风雅与浪漫。这里“倚栏人”象征着理想的伴侣或知音,是诗人内心深处的一种向往和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的不同境遇,抒发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同时也蕴含着对理想伴侣的渴望,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沉的人生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