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带桥

运得他山石,还将石作梁。

直从堤上去,横跨水中央。

白鹭下秋色,苍龙浮夕阳。

涛声当夜起,并入榜歌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宝带桥的壮丽景象与自然之美,展现了诗人对桥梁建筑与周围环境和谐共存的赞美。

首句“运得他山石,还将石作梁”,开篇即点明了宝带桥的建造材料——取自他处的山石,巧妙地运用这些石材构建了桥梁的主体结构,体现了古代工匠的智慧与技艺。

接着,“直从堤上去,横跨水中央”描绘了宝带桥的布局与位置,它不仅沿着堤岸延伸,更跨越宽阔的水面,成为连接两岸的重要通道,展现出桥梁的实用功能与宏伟气势。

“白鹭下秋色,苍龙浮夕阳”两句,通过生动的意象,将宝带桥融入了自然景观之中。白鹭在秋日的天空中飞翔,与桥形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而夕阳下,桥身仿佛一条苍龙浮于水面,既寓意着桥梁的坚固与不朽,也增添了诗的意境美。

最后,“涛声当夜起,并入榜歌长”则进一步渲染了夜晚时分宝带桥的氛围。随着潮水的涌动,涛声与桥边的歌声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夜晚景象,让人感受到宝带桥不仅是交通的纽带,更是连接人心与自然情感的桥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宝带桥及其周边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中国古代桥梁建筑的美学价值与人文精神,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人类智慧的赞叹。

收录诗词(119)

善住(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僧。尝居吴郡报恩寺。往来吴淞江上,与仇远、白挺、虞集、宋无诸人相倡和。工诗。为元代诗僧之冠。有《谷响集》

  • 字:无住
  • 号:云屋

相关古诗词

期石室不至

风水不可期,知君定来否?

何处唱歌声,月明大溪口。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有]韵

送晖东阳往江西省佛智师

故家西江上,游子未成归。

而我岂不怀,所惭志多违。

十五知好道,从师别庭闱。

朅来苕上寺,遭时蹈危机。

秋风走淮甸,晏岁东海涯。

交情无厚亲,面诺心已非。

感子始终意,见我无瑕疵。

爱恶有妍丑,人孰不自知。

目睹凌云质,自足为我规。

况同早入室,甚知多令仪。

前年党祸作,众溃如星驰。

老师卧一室,四海浮云悲。

我时阙服役,赖子能扶持。

子去我始至,曾不慰渴饥。

遂令八十翁,落日乡土思。

别来鞠再华,田圃霜露滋。

穷檐白日晚,苦心徒尔疲。

感激子遂行,信有天下奇。

草堂白头亲,有弟供甘肥。

敢忘师道尊,恩义无或亏。

意气重然诺,为道况孜孜。

神机不停伫,天马脱絷羁。

能不念离索,潦倒成荒嬉。

尺书岂无邮,问谒多愧辞。

我有心与目,孰不为鸢鸱。

母老家亦殚,弟妹贫贱离。

长绝伯父恩,骨朽葬无资。

天诛不可逭,何用涕交颐。

因子感我私,听歌行步迟。

誓言如白水,我归岂无期。

形式: 古风

梁楷田乐图

作劳田中归,酒味薄可漉。

人生一醉饱,良不负吾腹。

牵携影参差,歌吹非有曲。

流风一胥靡,此乐不可复。

吾人孰非古,亦有心与目。

封伦恨不留,重睹贞观俗。

昔在唐虞世,苗民有不服。

地硗知良农,畜瘠求善牧。

愿持画史心,献君比和玉。

朝来愧斯图,恻怆意未足。

形式: 古风

颜晖猿

峡冬拖长冰,崖滑如积铁。

客子涕纵横,悲猿助呜咽。

仰视浮云崩,再听苍石裂。

不畏行路难,但感芳年歇。

形式: 古风 押[屑]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