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白璧犹书唐岁月,都城更记旧朝廷。
如何六代明天子,不及缁衣独有灵。
这首诗名为《相国寺》,作者是宋代的罗公升。诗中通过描绘白璧上刻着唐朝的印记,暗示了历史的沧桑与变迁,都城的记忆里还留存着旧时朝廷的痕迹。诗人接着提出疑问,为何历经六个朝代的明君,却比不上一个身穿缁衣(可能指僧侣)的人具有深远的精神影响。这表达了对超然物外、精神永存的赞美,以及对历史深沉的反思。整首诗寓言性强,富有哲理,体现了宋代理学崇尚道德修养的文化氛围。
不详
桂花无主亦清秋,荞麦为谁先白头。
萤不照身常隐见,鸥燕求世自沈浮。
空庭下梧叶,欲静闻疏雨。
幽怀耿无寐,邻客终夜语。
钱塘八月潮,胜绝闻古今。
吴儿识潮耳,不识潮中心。
人问我何之,我以此诗对。
云飞百川流,只在天地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