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公子三槐族,贫交五柳门。
乡闾虽不数,书劄屡相温。
前辈风流远,时情势利尊。
哀哀埋玉树,此意复谁论。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孙应时所作,名为《挽王知复书监(其三)》。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怀念,以及对于前辈风流的追慕。
“公子三槐族,贫交五柳门。”开篇就设定了两个家族或社团的背景,一方是显赫的公子之家,另一方则是一群清贫却有文化素养的人。他们之间虽出身不同,但仍能结成深厚的情谊。
“乡闾虽不数,书劄屡相温。”这里的“乡闾”指的是古代乡村的门禁,诗人说尽管两地相隔,且无法计数,但彼此间通过书信往来,情感交流频繁。这表明了即便是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人,也能通过文化和知识的共鸣建立深厚的情谊。
“前辈风流远,时情势利尊。”诗人对过去时代的文化风范感到怀念,那种风流在当下已经变得遥不可及。同时,他也感慨于现实中的情感常因时势和权力而受到影响,这是一种对世事的无奈。
“哀哀埋玉树,此意复谁论。”结尾处,诗人用“哀哀”来表达一种深沉的情感,他将自己的心意比喻为被掩埋在美丽的玉树下,这份情感似乎已经很难再与他人分享了。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友情和文化传统的怀念,展现了诗人对于精神寄托和情感交流的渴望,以及面对世事变迁时所持的一种哀婉情怀。
不详
诗酒平生事,风流六十翁。
词人寻郑老,坐客爱车公。
已惜漳滨卧,那堪冀北空。
交情不论晚,为子泣西风。
偃室多宾客,周南隔岁年。
我穷甘悄悄,君义独悁悁。
病著心何壮,书来墨尚鲜。
含桃饷时节,一念一悽然。
前日巴东守,中朝涑水家。
风规踵清白,牍奏述忠嘉。
鼎鼎名逾重,堂堂发未华。
如何空叠组,不见海陵瓜。
越绝枌榆社,吴陵松竹间。
相亲逾骨肉,海见豁心颜。
契阔今生死,萧条旧往还。
春风数行泪,吹度镜湖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