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神武有威元不杀,宽仁常愧数兴戎。
仁绥武震诚无敌,重译来王四海同。
这首诗是元朝时期的耶律楚材所作,题为《和高丽使三首(其一)》。诗中,诗人赞扬了神武之君的威严与仁德,强调其虽有力量但很少发动战争,体现了宽厚仁慈的一面。"仁绥武震诚无敌"一句,表达了这位君主以仁义安抚百姓,以武力震慑四方,无人能敌的形象。最后,"重译来王四海同"则描绘了其德行吸引各国前来归附,象征着天下一家的和谐景象。整体上,这首诗展现了作者对理想统治者的赞美,以及对和平与统一的向往。
不详
法号湛然居士,蒙古名吾图撒合里,契丹族,蒙古帝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宰相,金国尚书右丞耶律履之子。1215年,成吉思汗的蒙古大军攻占燕京时候,听说他才华横溢、满腹经纶,遂向他询问治国大计。而也因对金朝失去信心,决心转投成吉思汗帐下他的到来,对成吉思汗及其子孙产生深远影响,他采取的各种措施为元朝的建立奠定基础。乃马真后称制时,渐失信任,抑郁而死。卒谥文正。有《湛然居士集》等
扬兵青海西凉灭,渡马黄河南汴空。
百济称藩新内附,驰轺来自海门东。
壮年吟啸巢由月,晚节吹嘘尧舜风。
两鬓苍苍尘满眼,东人犹未识髯公。
我爱湖山好,茆斋绕涧泉。
道人闲受用,不使半文钱。
佐主焦劳力已殚,微才安可济时难。
开樽北海希文举,携妓东山笑谢安。
雨露新恩君责重,桑榆老境我年残。
何时致政闾山去,三径依然松菊寒。